雖然其中存在眾多抹黑的地方,但伊朗人竟然能做出囚禁一國使館人員作為人質的行動,也給了美國媒體充分抹黑他們的理由。
這幾年,伊朗核問題是美伊關係的核心問題,併成為美國伊朗戰爭的潛在導火索和美國可能對伊朗採取戰爭行動的藉口。
總之,在美國主流社會的宣傳中,伊朗就是個徹頭徹尾的邪惡國家。
《阿爾戈》的視角乍一看上去好像很公允,實則瑞恩寫出的劇本美國立場遠比前世更加明確,完全是以美國中情局工作人員的視角俯瞰伊朗,透過多處側面情節描繪那是一個瘋狂、喪失理智、一片恐怖的國度。
如果深究電影內在的精神價值的話,瑞恩和喬治?克魯尼都有意厚此薄彼,從而製造一種影迷觀影上的錯覺——伊朗全民恐怖,是一個恐怖主義國家,只有逃離德黑蘭,才有得到平安的可能。
這是一部標準的美式主旋律電影,甚至比《美國隊長》還要主旋律,符合全美公眾的觀點和政治正確那是最為基本的前提。
既然美國社會認定了伊朗是個邪惡國家,不管是為了輿論,還是為了票房,這部帶有鮮明政治色彩的電影,都會將伊朗塑造成一個大反派大壞蛋。
說起來,政治電影並非好萊塢原創,它最早流行於歐洲影壇,帶有鮮明的政治觀點。不過當政治電影進入好萊塢。很快就被包裹了商業外衣,好萊塢一直有拍攝政治電影的傳統,題材風格各異的政治電影歷來也都很有觀眾緣。
作為政治色彩濃厚的電影,《阿爾戈》所反映的主題和觀點,肯定會受到主流社會的歡迎,必然會有大批主流媒體為之叫好。
“從型別上來說,《阿爾戈》自然是歸到政治驚悚片一類,不過從首映的回饋來看,影片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做到了將生死攸關的戲劇性及機智的喜劇性成功結合。影片的嚴肅性是必然存在的。因為這畢竟涉及到美國人敏感的伊朗、人質、反恐等諸多熱點,這簡直可以稱得上中情局歷史上最詭異的一次行動!”
“影片呈現出來的紀實風格,配合上歷史畫面的穿插讓人有回到現場的感覺;加上層層推進的劇情和恰如其分的配樂,氛圍烘托的恰到好處,cia的特工迴歸現實中的職業,不再耍酷扮帥、技藝高超,而是同樣負擔著生活中的種種困惑的普通人;影片沒有爆破飛車,沒有子彈橫飛,卻始終牽動著人的神經。甚至最後逃離的階段輕易就能讓人心跳加速!”
——《洛杉磯時報》
媒體對於這部電影的好評,佔據了絕對的主流。
《好萊塢報道》評價說,“《阿爾戈》是一部精彩絕倫的政治驚悚片,影片的講述手法充滿了智慧。又有著豐富的年代細節,更讓人意外的是,在這樣一部講述伊朗人質危機的嚴肅電影裡,竟然還加入了不少令人會心一笑的幽默成分。”
《娛樂週刊》的評論認為。“《阿爾戈》並非那種典型的娛樂大眾的電影,但其主要的震撼力在於它捕捉到了我們當下世界的一些不祥預兆。””
儘管迪士尼沒有邀請職業影評人參加試映會,引起了這個團體的不滿。但電影上映後,他們還是乖乖買票進入了影院,原因很簡單,這是一個在北美乃至全球都擁有著恐怖影響力的人的最新力作,如果他們連這種主流電影都不去評論,地位只能更加邊緣化。
而且,他們未嘗沒有期盼著電影出現大問題,然後群起而攻之的想法。
不過,看過電影后,這些過往習慣了對電影和觀眾指手畫腳的人,發現根本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行動,因為這部電影的政治立場是如此的鮮明,透射出的主題和價值觀又是如此的正確……
“《阿爾戈》是一個成功之作。它有張力、誠摯的情感、神秘、藝術責任、娛樂價值和專業技術,用最少的虛飾和最大的影響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它是一個偉大的歷史腳註,是2004年最佳影片之一,絕對是明年奧斯卡之夜各大獎項的有力爭奪者。”
來自《紐約觀察家》的影評人雷克斯?裡德直接給影片亮出了滿分十分,他在紐約的另一位同行,《紐約郵報》的影評人盧?拉姆尼克同樣給了電影十分的評分,並在專欄裡如此寫道。
“一個絕對靠譜的奧斯卡獎項爭奪者,同時也是一部活躍、讓人振奮的出色電影,瑞恩和喬治?克魯尼聯手打造的的《逃離德黑蘭》,給我們展現了很多遠超出你在伊朗人質危機這一殘忍背景下能想象到的那些讓人神經緊張的刺激情節,以及很多有趣的場景。”
而作為迪士尼少有的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