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的那種典型的好萊塢商業片,從針對觀眾的角度來說,它甚至與《飢餓遊戲》有那麼點類似。
所以,這部翻拍片在遠東上映後會被噴的極慘,影片永遠都無法推脫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
就像是港版《無間道》,去年的時候,被好萊塢引入到了北美,這部在遠東大火甚至被認為是救市之作的經典影片,只在北美拿到了16萬美元的票房……
僅僅是一群華裔演員,就可以說是影片在北美成功的大忌。
有時候,理想很豐滿,現實卻異常殘酷,瑞恩很清楚,外來電影想要打入北美,尤其是想要票房上面大獲成功,難度甚至超過他在中國時對那群學生說的話。
很多如同港版《無間道》式的東方表現手法,絕對是北美觀眾無法接受的。
比如來這麼一句,西門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
這一句話對中國觀眾就夠了,哪怕只是一句臺詞就能讓人將畫面聯想出來,甚至觀眾腦海中馬上可以想象出這樣一個場景——古鎮、小店、夕陽,一把劍滴著血,一個人一身白衣站著一動不動,衣服的下襬風的吹動下微微飄動——劍神啊,怎一個酷字了得。
但在北美呢?這種典型的東方式手法根本不會有市場,所以就需要改成《無間行者》式的——瞪著敵人,對他說‘fuc。k。you!’
減少煽情或者深沉裝酷,只是儘可能表現激烈衝突下的人的真實表現,這可以算是美版區別港版的最大不同之一,其實想一下影片結尾那段情節,兩個臥底在天台見面,一個人異常憤怒,一個人高度緊張,這種情況正常人會有什麼表現?
恐怕美版所演的情況更加接近現實,爆打一頓,並同時fu。ck、fuc。k地罵……
如果非要兩個人異常鎮定地說充滿藝術氣息的臺詞——對不起我是警察——在北美影片中明顯浪漫裝酷過頭了,哪怕是最能裝酷的影片駭客帝國都不會採用這種情節。
這種放在北美堪稱殺死票房的橋段,如果放在東方,那待遇就不同了,誰也不能否認港版的這段表現很酷、很好看。
(到現在依然認為港版更好看,但港版確實不適合北美,它的北美票房是16萬9000多美元……)
第七百四十章特型演員不太好找
雖然翻拍自香港版的《無間道》,但《無間行者》是一部完全被美國化了的影片,一個相同的故事脈絡之中卻看不到一絲熟悉的感覺,這或許就是一個大師級導演從來只用自己的聲音來說話,也或許是文化差異最為直接的體現。
《無間行者》絕對打著深深的馬丁?斯科塞斯式的烙印,如果港版《無間道》中可以讀得到浪漫、憂傷、精緻,那麼在《無間行者》中能夠讀到的就只有冰冷、殘酷、粗礫,這是絕對相背的兩種風格。
這裡是北美,《無間道》只在這裡拿到了16萬多美元的票房,無論是從衝擊奧斯卡的角度,還是考慮影片的票房,這種改變都是必須的,相對來說也是成功的。
“傳奇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全新美國犯罪力作,他的才華閃耀在最高峰。”
“這個故事徹底把馬丁?斯科塞斯在藝術和精神方面的造詣同樣強烈地表達了出來。”
“這是最有活力的,最令人激動和振奮的年度電影。”
“威廉?莫納漢的劇本是完全震撼的,場景設定非常出色,感情就像熔岩融化般登峰造極,影片的臺詞和複雜的劇情讓人之讚歎。”
如同瑞恩預料的一樣,《無間行者》在北美收穫了一片讚譽,媒體上的口碑幾乎爆棚,包括羅傑?艾伯特等一大批知名影評人,紛紛為這部影片亮出了十分的評分,甚至在媒體和網路的大部分影評專欄中,極難找到七分以下的評語。
至於原版《無間道》,在北美的媒體和影評人眼中,就如同《真實的謊言》的法國原版和《聞香識女人》的義大利原版一樣,根本不存在太多的價值。
如果說媒體的評論不可避免的會帶上地域區別的眼光的話,那票房無疑是北美普通觀眾對於兩部影片背景文化接受度的最好體現。
《無間行者》在週末三天中,從北美拿到了2688萬美元的票房。這個成績並不算太出色,但這已經是馬丁?斯科塞斯有史以來最好的北美首周票房。
這部影片在十天的時間裡,從北美累積了近6000萬美元的票房,收穫了無數黑幫片愛好者的讚譽,在imdb上面的評分,一度在8。7分到8。9分之間徘徊,雖然逐漸降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