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部分

十一月十六日;關寧軍緊跟著建奴到達河西;皇太極又不動了;袁崇煥也是一反獨斷專行的常態;讓關寧軍諸將一起商議決策

“督師不是決定到北京城堅守了麼?為什麼還要再說?”祖大壽自然知道袁崇煥聽不進別人話的德行;所以明知故問的說到

“建奴兵多;我軍人少;不憑藉地利哪裡是建奴的對手啊!”

“不可輕舉妄動;建奴的大軍都在此地;不是小股部隊!”

關寧諸將七嘴八舌的說道;無外乎是儲存實力;安全第一;不可和皇太極輕率決戰之類;搞得周文鬱皺起了眉頭;這和建奴不大打一戰;你們這些關寧軍的軍頭倒是安全了;可是袁督師怎麼辦?從遼東馳援到京城;一次大戰沒打;就退到了北京城;不但好說不好聽;而且因為關寧軍必須依靠城牆防守;建奴到了北京城之後;那些達官貴人的莊園;別墅只怕都會被建奴摧毀;這些人的能力加在一起;崇禎也頂不住;何況袁督師呢?

周文鬱想到這裡;站起來大聲說道:

“大軍應該直接追敵,不該去京城!否則袁督師,你可就危險了!!!”

袁崇煥站了起來,看了周文鬱一眼,嘆息道:

“你說的我都清楚,但是敵眾我寡,真的野戰一次,萬一滿洲全力出擊,我軍未必能僅僅小敗……”

“督師!探馬回報現在後金軍隊在通州張灣,離通州城只有十五里地,我軍應該前往張灣與敵決戰,如果敵軍鬆懈我們就正面決戰一了百了,敵人要是穩固,我們就夜襲,畢其功於一役。”周文鬱血紅的雙眼死死地盯著袁崇煥的雙眼,擺出了賭徒的心態。

“督師!如果和建奴決戰的話,那必須先到北京城下請旨,否則就可能被扣上一個違背聖旨的帽子啊!”

祖大壽大聲說道,關寧軍諸將也一起附和!

“祖大壽!你!”周文鬱自然知道祖大壽冠冕堂皇的旗號之下是什麼主意,無外乎是儲存自己的實力,一切黑鍋歸袁崇煥去背罷了。

“周先生,大局為重!這不依城而戰的話,真要是關寧軍徹底崩潰了,這個責任誰也擔不起!”

祖大壽說完這句,一雙眼睛死死的盯住了袁崇煥,裡面居然發出了濃濃的殺機,顯然說的是如果袁崇煥真的不讓關寧軍依城而戰的話,關寧軍為了儲存實力就一定會徹底崩潰了,這個責任關寧軍諸將誰也擔不起,只有袁崇煥這個督師自己去抗才是!

這就是圖窮匕見了,祖大壽也好,關寧軍諸將也好,之所以買袁崇煥的賬,無外乎是袁崇煥為關寧軍諸將除掉了毛文龍這個和關寧軍諸將搶軍餉的敵人,還為關寧軍拿到了相當高的軍餉罷了。

你給利益,咱就買賬,你給風險的話,咱就……大明朝是文貴武賤不假,不過關寧軍有一招絕技叫士兵譁變,畢自肅就著了道兒。

畢自肅在1628年(明崇禎元年),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負責巡撫關寧。這位不知道關寧軍根本就是刺頭,不吃文貴武賤這一套,加上性情剛烈,見兵亂憤激,喝斥製造混亂的軍卒,眾軍卒不聽勸告,直接把他的屋子都搶了搜查畢的臥室,見口袋空空,開始悔悟,

4天后,譁變計程車卒都返回隊伍。畢憤恨不已不吃東西,軍士們將他轉移到城鎮之中,13天后去世。因兵變被革職,後其兄畢少保【畢自嚴】3次上書為申訴,陳述這次兵變是由於缺乏糧餉所致,請求保留原來的官職待遇,未獲得崇禎的批准。

畢自肅僅僅是沒給關寧軍要來錢,周文鬱則是為了袁崇煥直接讓關寧軍諸將冒著全軍覆沒的風險在劣勢兵力下和滿洲決戰——信不信關寧軍的譁變分分秒秒叫袁崇煥做人???

袁崇煥自然知道祖大壽的意思,他不怕死,但是窩窩囊囊的死可就實在是讓袁崇煥害怕了,而且現在這個節骨眼,關寧軍如果譁變,那北京都未必保得住;自己就是遺臭萬年的節奏……

“周先生說的是;但是後金軍隊太狡猾,怕萬一又像薊州城那樣表面與我軍對持,暗地裡繞過我軍不與我軍交戰,假如敵軍先到達北京城,北京城的承平日久;京營腐朽不堪;許多年沒有遇到這樣敵人大兵壓境的情形,一旦人心動搖……。後果不堪設想敵人之前到達北京城,在北京城下拒敵才是;就不要節外生枝了”袁崇煥下了決心,一字一句的說道!

“袁督師說的是,不可節外生枝!”祖大壽眼睛裡濃濃的殺機瞬間消失,換上了和以往一般的討好,微笑的表情,似乎根本對袁崇煥佩服之極,周文鬱卻是心冷到了極點,終於明白為什麼袁督師很多時候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