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部分

的眼裡又是怎麼看待袁崇煥這個督師的呢?依靠守城,用大炮取得戰果,很多武官也未必不能做到,只是沒有袁崇煥那樣的文官身份,不敢扛上罷了。

所以這些武官接受不接受袁崇煥的領導呢?當然是接受的。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也肯定不會成為遼東的督師的。相比較於那些瞎指揮的文官督師來,袁崇煥還是比較懂軍事的。不會莫名其妙的逼著自己去送死,這也算是矮子裡挑長子了。

但是他們對袁崇煥的功績心服口服嗎?不見得。

我們先看看袁崇煥的第一次功績。他是在孫承宗的指揮之下,再收復這些遼東的失地的。因此,無論袁崇煥再怎麼樣決勝千里之外,主要的功勞還是運籌帷幄的孫承宗。

那袁崇煥的寧遠大捷呢?寧遠佔了點小便宜,覺華島吃了大虧,輸了個一乾二淨。

可是,袁崇煥知道不知道這些武官的想法嗎?也知道。那他該如何應對呢?他只能夠採取,也只有這麼一個應對措施:拉攏遼東武官中,最大的武官集團——遼東鐵騎集團。

217關寧軍閥的產生

從以前本人的介紹之中,大家應該已經知道,所謂的鐵血大明其實是指明朝前期;土木堡之變前朱棣朱元璋時代;自從土木堡之變後;明軍就在整個北方邊境採取守勢;英宗時代的也先;嘉靖時代的俺答汗曾經兩次破口圍攻北京;也沒見明朝萬里反擊。

武宗皇帝之前;十幾個首級都敢說是大捷;明朝後期的軍事力量比中期強大得多;而明朝後期的軍事力量來源就是遼東鐵騎;遼東鐵騎是李成梁建立的;明朝在東北的地盤也是李成梁恢復的。遼東鐵騎不是明王朝體制內衛所兵的自然延伸;而是類似半私兵的存在。和明王朝體制內的文官格格不入。

於是,自然而然的;在萬曆三大徵中李成梁的遼東鐵騎損失慘重之後;又得不到國家財政支援和補充;長子李如松出任遼東總兵,後在與蒙古部落的交戰中陣亡以後,遼東鐵騎就群龍無首;土崩瓦解了;比如被努爾哈赤消滅的遼西明軍。有的甚至反叛了。反叛的是誰呢?就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作為李成梁的親兵學到了先進的軍事知識;他創立的滿洲八旗其實也是根據李成梁的遼東鐵騎強化而來;所以努爾哈赤也可以說是遼東鐵騎中的一員。

而殘留下來的遼東鐵騎武官,就透過戰友;同胞;親家等關係形成了一個不嚴密的聯盟性質的軍事集團。也成為了明朝在遼東的,最大的軍事集團。

遼東鐵騎在李如柏薩爾滸兵敗,逃回後自裁後陷入了低谷;不被朝廷信任;甚至被排斥;遼東先後的督師熊廷弼和遼東巡撫王化貞都想依靠外地士兵擊敗努爾哈赤'毛文龍雖然也做過李成梁的親兵;不過麾下都是遼民出身的義勇;不是遼東鐵騎系統'。

但是正如我說的;其實明朝中期軍隊戰鬥力就相當低下;其他的衛所兵根本不是遼東鐵騎的對手;而努爾哈赤的八旗實質上又是對遼東鐵騎的升級;原道調來的明軍都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使得對努爾哈赤的戰鬥一敗再敗;不得不成為持久戰。

由於明朝的小財政制度;士兵不能簡單的靠軍餉過活;必須靠賞賜的土地收入;外地客軍又是屢戰屢敗;以致於不得不再次啟用遼東鐵騎;用所謂遼人守遼土;也就是遼東鐵騎和遼東土地相結合;讓遼東鐵騎有了自己的經濟基礎;逐漸軍閥化了;無論誰在遼東當督師,都不得不依靠這個軍事集團。連崇禎皇帝在最後,也不得不靠這個軍事集團的一位將領——吳三桂。

因為遼人守遼土的政策;遼東鐵騎和遼東土地相結合;遼東鐵騎集團對外的根本利益訴求,就是要保住遼東的土地;所以在進攻時儲存實力;瞻前顧後;但是防守時面對滿清的威逼利誘;祖大壽堅守到吃人才投降;最後又逃回遼東;而北京被李自成攻破之後;遼東鐵騎在李自成和滿洲的實力再三權衡;最後投入了滿清的懷抱。前者被人稱為忠於大明;後者被稱為漢奸;但是實際上都是遼東鐵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體現。

崇禎後期,遼東鐵騎徹底軍閥化,讓他們在原地抵抗後金可以,讓他們轉移到關內,立刻遼東鐵騎就敢消極怠工甚至放建奴直接從山海關入寇,建奴直接從山海關入寇和建奴從山西破口是兩個概念,因為補給線的關係,後者充其量只是掠奪,前者就很可能改朝換代了,所以崇禎權衡利弊,只好一邊繼續用民脂民膏養著關寧軍,一方面維持關寧軍聽調不聽宣的特權——偏激的美化關寧軍為明朝柱石那是扯蛋,說關寧軍就是朝廷的吸血蟲那也是扯蛋,世界上哪有黑白分明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