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非就是一個渾人的形象,雖然蒙古爾泰也是四大貝勒之一,和皇太極共坐。在皇太極眼裡,也不過是一條貪婪的狗,只要喂得足,讓他咬誰就咬誰!可是現在倒好,變得豪爽仗義起來,在兄弟們中的人緣都快趕得上代善了,好主意也多了起來,讓諸多滿洲貝勒們都幾乎忘記蒙古爾泰“手刃生母”的破事了!
雖然皇太極最近一直想修理蒙古爾泰,不過蒙古爾泰最近智商卡充值不少,皇太極也一致找不到他的把柄,反而被蒙古爾泰坑了幾回,吃了幾個暗虧!
只是現在不是修理蒙古爾泰的時候,畢竟表面上蒙古爾泰熱心回報,又是張嘴閉嘴陛下長短的,皇太極自然不好發作,還得對蒙古爾泰笑著說聲謝謝,就急忙去處理蒙古流民的屁事了。
這個時代滿洲雖然號稱帝國,實際上由於皇太極得國不正,不得不和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一起分享權力,四大貝勒共坐,分享權力,有點貴族共和的味道,實際上皇太極的權力,尤其是早期和皇帝差得遠了,所以也沒什麼嚴格的規矩,皇太極一走,閒得無聊的滿洲貝勒們就一起聊天了。
跟著皇太極的是滿洲的四小貝勒【四小貝勒是清朝時是實權僅次於四大貝勒的另外四位皇親。大貝勒阿濟格(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二貝勒多爾袞(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三貝勒多鐸(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子)四貝勒濟爾哈朗(??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第六子)為了制衡其他三個大貝勒,皇太極有故意抬出四小貝勒制衡,當然對應的就是四小貝勒也不是很拿皇太極的皇帝稱號當真,自然就不拘小節了】
“什麼世道,咱滿洲顧名思義就是滿人第一!現在倒好,蒙古流民倒是爬到滿洲人頭上去了!咱滿洲不是強盜窩,有軍法的,搶了東西就走!這就是滿洲人也得殺頭,咱貝勒也得罰銀子!換了蒙古流民了?嘿,還得安撫!”
阿濟格早就對蒙古流民的待遇不滿了,只是當著主張厚待蒙古流民的皇太極面前不敢說出來而已,皇太極一走,對著“豪爽仗義”的蒙古爾泰,阿濟格自然是開始吐糟了!
“憑什麼啊!咱滿洲都是我們刀槍裡拼出來的!不怕大家笑話,這天一要下雨,我的傷口都疼!還得讓著這些蒙古流民!我操他……”
能整出揚州十日的多鐸脾氣自然不好,就差罵街了,只是忽然想起自己和皇太極是一個爹,草人家祖宗也是自己祖宗,才算閉嘴了。
“憑什麼?就憑人家當初和咱滿洲人拼死拼活,還幫明朝割滿洲人人頭領賞唄!這年頭我是看清了,早入旗的不如晚入旗的……”濟爾哈朗也吐糟說。
“晚入旗的不如反八旗的!”阿濟格接了一嘴!
“就是這樣!咱手下的滿洲勇士心都冷了!”濟爾哈朗深有同感的接了一句。
“這……諸位兄長,皇上說的也有道理,蒙古流民可以做我們的炮灰,減少八旗的傷亡……”年歲最小的多爾袞發覺氣氛不對,急忙出來給皇太極背書。
“屁個道理,炮灰哪都有,漢人裡面吃不上飯,給口飯就賣命的苦哈哈多了去了!被說這幾次攻城都是一鼓而下,沒死幾個人,就是死的也是漢人,和蒙古流民有屁個關係!”濟爾哈朗繼續說道。
195滿洲的內鬥暗流
“至於說野戰做炮灰,這些蒙古流民膽小如鼠,遠遠的放箭,追殺還湊合,指望他們和明軍精銳對拼?不添亂就不錯了!”
“要我說,這蒙古流民也有用,雖然膽氣不足,可是騎馬射箭都是一等一的不是?關鍵就是領頭的,如果是我們八旗領著……”阿濟格終於圖窮匕見!
這回連多爾袞也不吭聲了,畢竟說穿了,對於八旗貴族來說騎馬射箭都是一等一的蒙古流民可是難得的財富,皇太極想把蒙古流民編入自己控制的蒙八旗,實際上大家都是不滿的,多爾袞可不傻,不會去做這個壞人——再說了,大家好自己也跟著好不是,於是多爾袞對著多鐸眨了眨眼睛,多鐸立刻心領神會的和濟爾哈朗,阿濟格討論起了如何瓜分蒙古流民來了……畢竟他們都是一個心思,趁著皇太極不在,造成既成事實,為了籠絡自己這四小貝勒對抗四大貝勒,很多事皇太極也只能差不多點——反正蒙古流民大家分,肯定是皇太極本人得到的最多最好,四大貝勒其次,四小貝勒最後的慣例不是?
再四小貝勒高高興興的籌劃瓜分蒙古流民的時候,皇太極卻是心裡對著蒙古爾泰草泥馬不已,這貨說的是事實不假,卻是一部分事實,真相是阿敏覺得蒙古流民實在太不像話,又發現蒙古流民再度醞釀逃跑,不得已把蒙古流民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