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時期,這白蓮教之類的宗教鬧事也是此起彼伏,按照劉白羽對中國農民的瞭解,如果不是實在活不下去,哪裡會去信教和官府作對呢!

事實上,由於中國水旱災害不斷,所謂的盛世其實也是災害不斷,只不過和末世相比,盛世時因為勞動力比較值錢,地主們會積極吸納流民,把社會不穩定因素在基層消滅,而到了末世,因為人口總多,地主們一般就不會吸納流民,甚至還會趁機提高地租,趕佃戶出門,把佃農制度換成農奴制度,反而製造了更多社會不穩定因素,而流民多到一定程度,就是黃巾起義,明末流民之亂這種事情了,社會不穩定因素集合起來的力量甚至超過了地主,乃至朝廷的力量,立刻就是天下大亂了。

張天宏似乎一直想把關縣令拉近劉白羽的陣營,一開個頭,就滔滔不絕的推銷起關縣令的好處來,不過這劉白羽因為路倒之事對於關縣令早就有了偏見,所以愣是從張天宏的一堆好話中找出了關縣令一大推問題出來。

這關縣令麼,按照明末的標準,就是一個青天大老爺了,基本不會貪贓枉法——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很多應急的各種雜稅,都要讓張天宏這樣的豪紳募捐,豪紳很多事情自然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也不玩欺上瞞下,截留自肥那套,算是腐朽明末官場上的異類了。

當然關縣令也不是海瑞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主兒,靠著職權在縣城裡販賣各種雜貨,不過他心不算黑,搞得也是自由競爭那套,沒有欺行霸市,壟斷抬價什麼的,所以這種在現代足以雙規的主兒,在明末卻是因為過於清正廉潔,據說晉升無望了。

這可真夠讓人無語的!不過劉白羽也想開了,自己需要的不就是這樣的人麼?自己那漏洞百出的身世,無論是碰上海瑞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主兒,還是一些沒底線的官員,都是天大的麻煩,象關縣令這種人,反倒是不錯的選擇了。

終於走到縣城的門口了,這縣城也是許多年前修得了,劉白羽用肉眼一看就覺得縣城的城牆有點歪斜,而且或深或淺的裂縫也讓劉白羽懷疑這高危建築是不是能隨時倒掉……

幾個衙役自然也和電影裡一樣,橫眉立目的出城進城的都要收稅,沒錢的也要拿出點東西來,領頭的那個似乎和張天宏關係不淺,對著毛驢上的張天宏拱了拱手:

“原來是張老爺,關縣令正等著您呢,這位少年英傑是?”他看到劉白羽和張天宏兩人並立,而且衣服也是光鮮,不敢怠慢,直接就給了劉白羽一個少年英傑的稱號!

“這位是吳典史!捕捉強盜,安撫地方可是出力不少,二弟可要結交這位君子了。”張天宏對著劉白羽指出了這位的身份。

典史?那豈不就是實權在握的公安局局長?劉白羽想到。

典史是中國古代官制,設於州縣,為縣令的佐雜官。原本職責是“典文儀出納”【就是一個類似糾風辦外加財政局的官員】。明清兩代均有設定典史,掌管緝捕、稽查獄囚,屬於未入流(九品之下)的文職外官,但在縣裡的縣丞、主薄等職位裁併時,其職責由典史兼任。因此典史職務均由吏部銓選,皇帝籤批任命,屬於未入流品級中難得的“朝廷命官”。

這人的實權不小,可要好好拉攏,劉白羽腦中把現代公安局局長的許可權代入典史身上,頓時就覺得這個穿著半新不舊粗布衣裳的吳典史過得去起來,拿出一快銀子,足足有十兩重,扔給吳典史:

“我劉白羽最佩服的就是吳典史這樣安靖地方的好漢!一點茶水錢,不嫌棄你就拿著!“

“多謝劉老爺賞!”吳典史接住之後,墊了墊發現足足有十兩重,就是不由的眉開眼笑起來!再一看現代銀塊的做工,自然把劉白羽腦補成某大家族的後人,所以隨時賞賜的銀子都是這麼體面!而大家族的人,固然手頭闊綽,可是大多是心胸狹窄之輩,自己可要應付好了!

“弟兄們,劉老爺可是出身高貴的主兒,大家以後可要看清楚了,劉老爺的事情可要辦的仔細!”吳典史對著幾個看門的衙役喊道,而後對劉白羽一臉的媚象:

“劉老爺放心好了,日後要是有不長眼的衝撞了您,您一句話就是了,訂什麼罪您說了算!”

我xxoo!劉白羽差點沒從大毛驢身上掉下來了,這位是公安局局長還是小混混呢!十兩銀子就至於這樣麼?只好對著吳典史拱了拱手,微笑道:

“那是自然的,以後少不得麻煩吳典史!”

其實劉白羽很多事想當然了,明朝末年,政府權力大幅度萎縮,士紳權力大漲,吳典史這個劉白羽眼裡的公安局局長也就是縣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