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文化不行!灌河人沒有初中不行!下一代人不能毀在我們手裡!強烈呼籲新上任的黨委書記著手解決建設初中的問題,不然,黨心不答應,民心不答應!誰不重視這個問題,他就將淪為對不起灌河人民的千古罪人!言辭之激烈,好像不辦一所初中,我這江山都難以坐穩似的,叫人難以承受。我越發覺得不以為然,感到這幾個老同志真是文革遺風,一笑就把這一建議書置於腦後。
三月中旬的一天,鎮小學的齊校長急急火火地跑來,一定要見到我。還說,這事情不越級不行了,因為學校的房子塌了。我一聽,事情比較嚴重,就馬上帶幾個人到學校去察看。幸虧是在夜裡,一個教室的後牆倒了,沒有砸著學生,看了以後,這脊背嗖嗖直冒汗。這就是所謂“戴初中帽子”的小學。齊校長反映,現在的體制是,村裡負責小學的修繕建設,鎮裡負責初中的修繕建設。由於我這裡有初中班,東關、西關兩個村支部、村委會就比著不管。讓我這個不倫不類的小學不小學、中學不中學的校長作難。於是,我們把兩個村的支書、主任叫來,狠狠地熊了他們一通。高壓之下,兩個村很快行動,把房子修理好了。從此,才引起了我對辦鎮初級中學的高度重視。
在老同志和###門參加的座談會上,大家慷慨陳詞,把建設鎮中說成是灌河鎮的頭等大事。抓教育的副鎮長魯新慧激動地說,“賀書記,你總算是第一個重視教育的書記。你就是不解決問題,光開一個這樣的座談會,就叫我這個抓教育的副鎮長知足了。過去,我反映學校的問題,從來都是排不上號。有時候,我要是強說上幾句,領導就要批評,弄得我哭了好幾場——”說著說著,又掏出手帕擦淚——副書記井春躍說,“小慧呀小慧,過去是不是捱了書記的批評後,在機關不敢吭聲,回去拿姜保興出氣,夜裡沒有心情辦事,不讓保興挨你身子?”大家鬨堂大笑,女魯鎮長哭笑著說,“看看井書記的死樣哩,人家說的是正事。”也就打住。
大家談到,抗日戰爭時期,卞州的大學教授們紛紛跑到了灌河這個深山區避難,一時間,山溝裡群賢雲集。當時地方有名的紳士、後來當了偽縣長、解放後被鎮壓的鄭再興先生,收留了這些國寶級的知識分子,辦了一所“灌河中學”,雖然沒有辦上幾屆就解放了,卻培養和感染了一代人,樹立了良好的學風。那一批莘莘學子,在校時候已經被共產黨的地下組織所控制,還鬧過幾回###,聲援共產黨的革命事業;畢業後,即將解放,這些人年紀尚幼,並沒有為國民黨政府出過力,卻為共產黨培養了一批幹部。現在,全國到處都有原“灌河中學”的學生,像北京的大畫家梵清、雲南省政協的副主席康廉、範城縣第一任縣長、現鴨陽市政府退下來的副專員章世龍等等,這些人經常給林恆昌等老校友來信,詢問老灌河中學其他校友的近況。說到這裡,周禮讓激奮地說,“過去國民黨官員能辦成的事情,現在共產黨為什麼不能辦成?”我聽了覺得好笑,這犯得著和國民黨比嗎?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就問幾個老同志,這灌河中學在群眾中影響怎樣?大家紛紛表示,咱灌河的老百姓,誰人不知道灌河中學?都很懷念“灌中”啊。我說,“為了使這件事情辦得有吸引力、號召力,我們不再提辦鎮中,只說是恢復重建‘灌河中學’行不行?”大家一致叫好,只有教辦室主任田萬春說,“賀書記,只怕這學校的名字在縣教委通不過。”林恆昌老師說,“田主任,不要緊,香港都能一國兩制嘛,我們就不能一個學校兩塊牌子?”我說,“這好辦,我去教委交涉。”
議來議去,我開始拍板,我說,恢復重建這個“灌河中學”,上符國策,下合民意,必須橫下一條心,必辦,快辦。不僅要辦,還要一步到位,建設得符合國家標準。現在鎮裡很難拿出這一筆鉅款,沒有錢怎麼辦?基本的辦法是,強力組織集資,大力倡導捐資,嚴格使用籌資。捐資這個方法,過去從來沒有搞過,是到了老同志們立功的時候了。我們成立一個捐資助學領導小組,我任組長,劉鎮長任副組長,幾個老同志為成員。到動員大會上,我們大家以及各部門領導帶頭捐資,要搞出聲勢。同時,辦公室要把凡是在灌河干過的老領導和灌河籍的在外人員一網打盡,全部澄清底子,遠的發信,近的就讓老同志們分組上門相邀。你們要把文革中批判過的“武訓精神”發揚光大,“打我一拳給兩個錢,揣我一腳給五個錢!”為了灌河人民的長遠利益,吃苦受罪,也要多多籌措到捐資!說到這時,林老師激動地建議,“賀書記,我建議將捐資人刻在石碑上,青史留名!”大家都說:“這個主意好!”我表態說,“行!就這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