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石灘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輔助工程。當我以鄉鎮主要領導身份跑這個專案的時候,這些專案已經固化,大有不可變更的勁頭。所以,一開始接觸上邊的設計部門,人家搬出許多設計方案讓我們看,想改什麼,減什麼,添什麼,都是不可能的。但我們也瞭解到,作為工程的靜態預算,在實施過程中,還一定要有動態調整。也就是說,事物都是在發展變化之中。只要與具體負責施工的部門首長搞好關係,變更和增設專案都是有可能的。根據我和廣勝以及班子多次研討,感到,灌河這一塊,跑的方向應當集中在三點上:一是增設專案,只有增加了專案,才能增加投資,多要回一點錢來;二是護河堤定位,原設計方案只是在接近孤石灘水庫的水口處才有工程專案,我的目的則是,既要保這些專案,更要在鎮區搞出更多更長的河堤。三是灌河交通橋專案,原來把這座橋設計在鎮區的下游處,兩邊無路無人,對於灌河鎮區長遠的發展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這在當時申報專案時,他們肯定沒有從發展的角度考慮問題。作為現任全鎮的最高首長,我必須轉換眼光,從長遠戰略出發,不能搞勞民傷財的事情。

上述這些要求,剛開始跑的前幾次,越跑越覺得洩氣,設計部門搬出《設計法》來,說什麼也不肯變更設計。我就想,既然是已經確定的不可能變更的東西,再跑還有什麼意義?等著開工就是了。但我們實在是不甘心,跑著跑著,就有了新思路。想出的對策是,讓“你的計劃趕不上我的變化”,你們搞的東西,都是十幾年前的設計,我要想辦法讓你規劃的地形、地貌都變了,設計自然成為一張廢紙,逼著你不得不改。至於增設專案,更是要據理力爭,寧可不搞你們的專案,也要符合我灌河鎮的實際需要。

於是我們做出決定,在他們還沒有定下最後的施工方案之前,搶先修築河堤,先定河堤,再以堤定橋。所以,在第一年的冬季農田基本建設中,我和同志們仔細推敲,決定頂著縣裡和省裡的壓力,不搞花架子工程,只搞一些道路的整修,然後集中全鎮之力,在鎮區河道的對岸,建一條嶄新的道路,內部的護坡就等著孤石灘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資金到位。同志們有些疑慮,我給大家說,這個險必須冒,如果不幹,我們將遺憾終生!命令一下,就轉化成了千軍萬馬的實際行動。那一場只搞了三天的突擊戰,想一想一生都感動。多少年來,老百姓早已喪失了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積極性,原因就在於那不是人們真正願意幹的活兒。這一場會戰,我明確提出要求,要在這裡給灌河建設出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個要求引起了全鎮幾萬名群眾的擁護,分配到各村的任務,沒有任何怨言,幾十裡外來這裡幹活的群眾形成了人山人海,大家起五更,打黃昏,啃乾糧、喝河水,三天就搞成了一條近四公里長的大河堤。

有了這條河堤,在最後確定專案時,我就多次去請那些“死毬犟”的水利專家們來灌河實地考察,透過現場辦公、酒桌辦公、物資辦公和經濟辦公,讓他們一個個臣服,終於同意了我提出的所有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有兩條:一是關於灌河大橋的定位,我們經過力爭,簡直是鬥爭,最後迫使他們不得不同意變更設計,把橋修在街道正對的中心處。多年以後,人們都說,這座橋,使灌河鎮拉大了框架,留下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當時就見效,給下任書記留下了炒作地皮的機遇,讓他在解決經濟困擾的燃眉之急時,找到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辦法。二是加固河堤工程,已經找不到了圖紙上設計的地形地貌,迫不得已必須按我們自己修築的成坯工程進行加固。專案更改以後,投資金額也有了重大變化,由原來的250多萬元,一下子增加到近500萬元,差不多翻了一倍。這一喜訊,叫灌河人民整整高興了兩年時間。

春天的季節,一般都是各級幹部開會最多的季節。縣以下這一塊,沒有很長時間的“兩代會”,主要是開一些工作型的會議。先是各種總結表彰會,後是一些業務工作會,或者是二合一會議。這些陸續召開的會議,有些是重要的,有些是多餘的,有些是加壓的,有些則是輕鬆的。作為鄉鎮的黨委書記、鄉鎮長,最喜歡開的是一些總結表彰會,大多數都是縣裡職能部門召開的,往往有一定數額的獎金。不管鄉鎮的書記、鎮長參加與否,只要獎到了你這個鄉鎮頭上,黨委書記、鄉鎮長肯定有份,“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是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結果”嘛,所謂“黨委政府領導”,得看誰在領導黨委、政府,結出的果子,黨委、政府的頭頭就自然而然地先吃、多吃。所以,一個春季,從表彰會上,就可以撈到不少零花錢。

不管上邊如何開會,鄉鎮的工作各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