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惡紳》。1932年:《胡蘿蔔須》(根據敘爾·雷納爾原作改編,主要演員:哈萊·鮑爾,羅伯·利南),《一個人頭》。1934年:《瑪麗亞·夏普德蓮》。1935年:《哥爾柯達》,《西班牙殖民地軍團》(編劇:斯派克和杜維威爾,主要演員:安娜蓓拉,讓·迦本,比埃·雷諾阿)。1936年:《同心協力》(編劇:斯派克,主要演員:V.羅芒斯,C.伐乃爾,讓·迦本)。1937年:《逃犯貝貝》(編劇:阿修爾貝與杜維威爾,臺詞:讓遜,攝影:克魯謝,主要演員:迦本,M.巴蘭,L.諾羅,夏爾潘,莫篤,S.法勃,L.格利道等)。1937年:《舞會手冊》(編劇:杜維威爾,臺詞:讓遜,齊茂,薩爾芒,主要演員:M.蓓爾,F.羅珊,L.約凡,哈萊·鮑爾等,作曲:約倍特)。1938年於美國:《翠堤春曉》。1939年於法國:《窮途末路》(編劇:斯派克與杜維威爾,主要演員:約凡,M.西蒙,V.弗蘭桑)。1940年:《如此父子》。1940—1944年(在好萊塢):《麗梯亞》,《騙子》,《肉慾與幻想》。1945年(於法國):《恐慌》。1948年於英國:《安娜·卡列尼娜》。1951年:《巴黎天空下》。1952年:《唐·卡米羅的小天地》(主要演員:費南臺爾)。1953年:《昂裡埃特的節日》,《唐·卡米羅的歸來》。1954年:《莫里齊歐斯事件》。1955年:《我青年時代的瑪麗安娜》。1956年:《殺人者的時代》。1957年:《穿雨衣的人》。1957年:《家常瑣事》。1959年:《瑪麗十月》。1961年:《火刑》。1962年:《魔鬼與十誡》。1963年:《雞肉》。1967年:《惡魔來信》。
C.愛森斯坦
(C.M.R
FJaPFJ,蘇聯)
1898年1月23日生於里加,1948年2月11日逝於莫斯科。1919年參加紅軍,在軍隊中繪製宣傳畫,設計佈景並擔任舞臺導演。1923年為無產階級文化劇院導演了一部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話劇,劇中穿插了一部影片。
1923年,將弗立茨·朗格的《馬布斯博士》剪輯為俄語版,在《左翼》雜誌上發表關於“雜耍蒙太奇”的論文。1924年導演《罷工》(編劇:愛森斯坦,副導演:亞歷山大洛夫,攝影:基賽)。1925年:《戰艦波將金號》(編劇:阿加疆諾娃,副導演:亞歷山大洛夫,攝影:基賽,主要演員:安東諾夫,哥馬羅夫,巴爾斯基,敖德薩的市民與“紅色艦隊”的水兵協助演出)。1928年:《十月》(編劇:愛森斯坦與亞歷山大洛夫,攝影:基賽)。1926—1929年:《總路線》(編劇:愛森斯坦和亞歷山大洛夫,攝影:基賽,主要演員:M.拉賓卡,K.瓦西里耶夫,修克馬列夫等)。1929年(在法國):《傷感曲》(導演:亞歷山大洛夫,愛森斯坦監製)。1930年去好萊塢,未攝成一部影片。1931—1932年(於墨西哥):《墨西哥萬歲》(只留下底片就離開美洲,1932年由索爾·雷塞爾從該底片中剪輯成《墨西哥風暴》一片,1939年,又由瑪麗·塞頓剪輯成《在太陽下》一片)。1936年:《白靜草原》(未攝完)。1939年:《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攝影:基賽,作曲:普羅柯菲耶夫,主要演員:契爾卡索夫,奧赫洛普科夫等)。1945年:《伊凡雷帝》(編劇:愛森斯坦,作曲:普羅柯菲耶夫,主要演員:契爾卡索夫,S.碧爾曼,L.採里科夫斯卡婭等)。1948年:《伊凡雷帝》第二集(攝於1944—1946年間,合作者同上,攝影:莫斯克文和基賽,主要演員:契爾卡索夫,S.碧爾曼,卡道奇民柯夫)。
讓·愛浦斯坦
(JeanEpstein,法國)
1899年3月26日生於華沙,1953年4月2日逝於巴黎。散文作家。1921—1922年發表《向電影致敬》,《詩韻學》與《從埃特納火山看電影》。
製作的影片:1922年:《巴斯德傳》(與伯諾阿·萊維合作攝製的第一部影片),《紅色的旅店》。1923年:《忠實的心》(主要演員:琪娜·馬內,萊翁·馬篤)。1924年:《美麗的尼維爾內斯河》(根據A.都德原作改編),《異教徒的山區》(紀錄片)。1925年:《莫哥爾的獅子》(主要演員:莫茲尤幸),《招貼廣告》。1926年:《羅培·馬蓋爾歷險記》。1927年:《莫普拉》,《柯達克》。1928年:《厄舍古廈的倒塌》(根據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