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院,而不去探求佛法真諦,整備戒律,那也毫無意義。更不像話的是現在許多同佛教毫不相干的人,為了逃避課役紛紛出家,品德墮落,行儀不檢……唉,為了拯救這混亂的日本,只有以戒律來制伏諸惡了。不管怎麼樣,你們也要從大唐聘請一位高明的戒師來啊。”

榮睿、普照點頭。

隆尊送兩位年輕僧人走出元興寺。

隆尊交待道:“要聘請大德高僧來日本,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首先,選聘高僧要具有慧眼,你們到唐國要多學、多問,與那裡的僧人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樣他們才能幫你們物色最出色的高僧。”

榮睿、普照頗感使命重大,臉上的表情也變得凝重起來。

隆尊說:“貧僧在這裡等你們的好訊息了。”

榮睿、普照恭禮合十:“請法師和舍人親王放心,我們一定不負使命。”

此時,夕陽西沉,寺院籠罩在一片玫瑰紅色的晚霞之中。

悠悠的鐘聲響起,似乎在為兩位青年僧人壯行。

公元733年四月,唐開元二十一年的春天,兩位接受特殊使命的青年僧人榮睿和普照乘第九次遣唐使船前來中國,隨行的僧人還有玄朗、玄法。所幸的是他們乘坐的第一船、第二船,在海上漂泊了三個多月,於八月先後到達了中國的蘇州海岸。遣唐使團被朝廷接到東都洛陽。

4 主

洛陽東京,大福先寺在太陽的照射下。殿宇樓欄,氣勢不凡。

榮睿、普照、玄朗、玄法被一位鴻臚寺卿(朝廷管理來唐外賓的官員)引導著走在寺裡的路上。

鴻臚寺卿佈置道:“奉朝廷敕令,諸位法師來大唐學習律法,將從定賓律師受具足戒,然後拜師研習律學。”

榮睿四人高興地答應著:“是。”

就在四位日本學問僧安心學律的時候,鑑真在揚州大明寺打坐時得了一個奇怪的感應。那一天白天,祥彥一如往常般來到鑑真的禪房,手腳麻利地收拾打掃著,他擦洗到鑑真的案几旁,看到上面有幾卷書,是《法華玄義》,便情不自禁地讀起來,連鑑真何時進來都沒有察覺。

“祥彥。”鑑真輕喚一聲。

祥彥忙放好書卷:“師父。”

“祥彥,為師佈置的律部四律五論都讀完了嗎?”

“讀完了,師父。可是,有些地方尚不能通曉,常被絆住。”

鑑真坐下,親切地說:“前代律學大德的章疏著述,大多是根據自己的理解所寫,觀點和論述常有分歧,要仔細辨析才能明瞭。”

。 想看書來

鑑真東渡 第一章(7)

“我記住了。”祥彥說著捧起《法華玄義》說:“師父,天台宗的教理,我也是似懂非懂,還請師父指教。”

鑑真欣然一笑,對這個眉清目秀,聰慧刻苦的弟子,他從心眼裡喜歡,他說:“學佛要精進努力,持之以恆,只要功夫到了,自然會一通百通。”

也許是白天祥彥提到了天台宗,以至於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也許就是一種說不明白的命運啟示。晚上,禪房裡沒點燈,月光照射進來,鑑真微閉雙眼,端坐在蒲團上打坐。恍兮惚兮之間,似有亮光慢慢擴充套件開來,他警覺地望著,只見一位六十多歲的僧人從光中慢慢顯身,面容很慈祥地與他對視著。

“請問和尚從哪裡來?”鑑真以相靈相問。

“我是南嶽慧思。”僧人說。

鑑真大驚,意念中急忙跪地頂禮:“拜見大和尚。”

僧人回禮,聲音像空谷回聲般說著:“阿彌陀佛。鑑真,一百七十年前,老衲寂化後託身日本王子。在大海的那邊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你知道嗎?那裡是佛的有緣之地啊……”

就在這心靈相會之際,寺裡雲板的聲音響起:“啪——啪——”

那光影突然消失,鑑真一個激靈睜開了眼。

“慧思大師……有緣之地……”鑑真喃喃回味,抬頭向窗欞望去,窗外,一輪明月朗照天心。

鑑真東渡 第二章(1)

1

第二天一早,也是巧了,靈佑來見鑒真,鑑真就把自己的夢說了。

“這幾日讀《法華玄義》,昨晚打坐時,竟然恍恍惚惚見到了南嶽慧思大師。”

“慧思大師?師父與天台心有靈犀了。”靈佑好奇地說。

“他說他寂化後託生到日本去弘法了。”

靈佑不禁笑了,說道:“真是巧合了,師父夢見慧思大師託生日本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