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活嗎?”
“無意義的事情太多了,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懶惰的莎莎無所作為,而善於思考的可可又有什麼收穫呢?忙與不忙,其實所差無幾,除非你知道忙的價值。
過去,我們總是認為只要是忙碌著的人都應該受到尊重和表揚。但是忙碌著的人們卻往往不知道忙碌的目的。
忙,亦心茫。
我總是迷糊的看著時光飛逝,對忙碌了一生的人抱以嘆息。
生命或許就像這樣:清晨把牆角的磚頭搬到牆角的另一邊,到了傍晚又重新把它搬回來。我想這樣說,雖然我們在不停地奔波,可我們卻一無所獲。
這些難道不是我們現在的狀態?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忙碌些什麼?
而這也正是可可迷惘的地方。雖說自己並不太閒,但困惑與痛苦卻縈繞他的心間。
有句話說:
生理上的痛苦使人害怕,但精神上的痛苦卻使人崩潰。
現在,有關人生意義的搜尋在可可的腦海裡不斷地掙扎,我們已經能感受到他的痛苦。
如果說一個人還在為意義的事情而痛苦著,那麼他一定還有一顆不甘寂寞的心。
莎莎不是這樣的人,因為他沒有更高遠的目標,他當然不會為追求意義而痛苦。
可可顯然受到某種力量的控制,雖然每天還是重複前一日的行為,但他卻有一絲改變的勇氣。
無聊的時候,他最喜歡在森林裡打轉,把落葉踩得沙沙作響。他用這種方式親近自然,進而獲得心靈上的平靜。
在很長的一段歲月裡,可可也愛上了悽迷的黑夜。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湧上心頭的卻是一股前所未有的寧靜。有時候他也試著用筆記下自己的感悟。
雖然落葉、星空可以帶給人短暫的寧靜,但大部分時間裡可可依然是悵惘的。直到一件事情的發生才使他真正從痛苦中驚醒。
有一段時間,可可注意到一件事情:每天的飯菜變得不太可口,似乎有發黴的味道。這真使人喪氣,但或許應該曬一曬庫存的糧食,以防止其變壞。只是莎莎並不同意這個觀點,他覺得四個倉庫的糧食重新曬乾是個巨大的工程,他可不想有太多的勞累。
徘徊了兩天,可可還是決定一個人去倉庫看看,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他才能確定糧食是否真的變壞。
然而事情的發生並不如可可的想像,接下來的情景讓他目瞪口呆:倉庫里根本沒有糧食!
嚴格的說,除了經常使用的第一個倉庫還有半倉米外,其他三座都是空的!
……
更耐人尋味的是,哭了一整天的莎莎第二日醒來後還是老樣子,而可可經過一夜的思索就開始張羅著曬稻穀。
……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糧食丟失呢? 。 想看書來
第七章
第七章
有些事情永遠找不到答案,那麼幹脆不去尋找。
這也是大自然的一個法則,只不過大自然要求當事人能從中獲取經驗和教訓。
對於這個法則,可可和莎莎的理解就有所不同。
已經懶惰成性的莎莎依然躺在搖椅上曬太陽。他的理由是:失去的東西永遠也不可能找回,為什麼要讓這些悲傷的往事影響現在的心情呢?
可可的想法是:糧食不會平白無故地丟失,雖然原因無法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自己的某些疏忽致使糧食的丟失成為可能。
那麼這種疏忽究竟是什麼呢?
長久以來,懶惰的他們很少防範意外事情的發生。他們沒有行動,當然也不會知道意外是什麼時候開始產生的。
當可可又一次來到當年的石碑前時,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
“勇敢去行動,事情就不再艱難!”
“立刻行動,新的城堡就會馬上出現!”
“美麗的城堡,在行動之下變成現實!”
……
這是從正面的角度看問題,如果反過來看呢?
原來,糧食的丟失正是在於自己的不行動、不作為。如果經常檢視,糧食又怎麼會丟失呢。更進一步說,這些年的迷茫難道不是因為行動上的缺失?
每天的行動缺少一點點,空閒的日子就多出一點點。空閒的日子多出一點點,空虛的日子就多出一點點。空虛的日子多出一點點,迷茫的日子也就多出一點點。如此迴圈反覆,生活就越來越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