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求演技的。真當無條件就能演這樣的大製作啊,OPPA不怕鬧笑話我還怕呢。”
含恩靜道:“怪不得你那段時間忽然加練演技。”
“是啊。”樸孝敏伸了個懶腰:“上會網去。這時候影評應該出來了。”
影評確實已經出來了,不再是前些天莫名其妙的“好看”,認真觀影的人們紛紛留下了自己的觀感。
惡評很少,主要是噴導演編劇裝逼矯情。和某些人挺像的,可見智商不分國界。
絕大部分是好評。有夸特效好的,有誇感情豐富的,有誇體現了韓國風土人情的,當然也不乏洋洋灑灑的長評。
知名影評人姜明石就說:“我特麼又被安正勳騙了。上回騙我是愛情片,這回騙我是災難片,這特麼是災難片麼?這分明是哲學片……”
“抱著看災難片的心態去看這部電影,會覺得前面的鋪陳有點長,似是冗餘,這也是我上回沒有看透徹的原因。可重頭再看,導演和編劇的意圖終於恍然,重點依然沒有脫離好萊塢那套,藉助災難來探究人性與溫情,事實上這也正是災難片題材的中心思路,並不特別。”
“因此我想探討的並不是這個,我想探討的,是安正勳為什麼安排那幾個角色死亡,那幾個角色存活,其中是否有深意。《泰坦尼克號》的價值觀非常明確,活下來的大部分是女人和孩子,這也是普世價值。而《海雲臺》淡化了這一方面的處理,更加突出各種無可抵禦的死亡,生與死在災難面前都是隨機的,彷彿上帝擲了個骰子,骰面誰向上,誰就得死,無論你是誰、有多麼值得活下來的理由。”
“決策失誤害死船員的船長活下來了,淳樸的救生員卻死了。來找樂子的富家子弟活下來了,致力於地方發展的可敬老人卻死了。主角就是個小混混,不但各種狗命不死,還救了不少人,得到了獎章。我很想問安正勳一句,為什麼?”
“但我覺得,安正勳或許正想透過電影問上帝一句,為什麼?”
“不知道有多少人對中國文化感興趣。離開影院的那一刻,我腦子裡忽然浮現這麼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話說回來,任何人對於生與死的思考都不相同,或許你看了之後會得到與我截然不同的觀感。總而言之。這確屬極具韓國特色的災難鉅製。與好萊塢風味截然不同。強烈推薦一看。”
樸孝敏關掉網頁,嘖嘖有聲:“智妍啊,你確定不做粉絲了?”
樸智妍有些猶豫:“還是好崇拜他怎麼辦?粉絲和女人可不可以一起做?”
“我覺得可以……”
“唔,那我還是要做粉絲。嗚,歐尼我好想他了,我真想現在就是明天。”
“別這樣,我會吃醋的。”
“嗚,歐尼怎麼能吃我的醋?”
“錯。我是吃他的醋。Wuli智妍是我的!被該死的大魔王搶走了!”
“哈哈,歐尼親一個。我的心裡還是有你的!”
“呸,你不是沒了他就無法呼吸,哪怕一分一秒嗎?”
“那只是歌詞,歌詞。”
**************************
首日觀影人次依然沒有統計的意義,甚至接連三日都沒有必要去統計,因為三天的票都已經賣空了。
安正勳坐在會長室裡,正色對姜炯哲道:“《陽光姐妹淘》,可以準備選角了。藉著《海雲臺》這股風,你的門檻都能被踏破。好好挑選。”
姜炯哲拿著劇本笑:“會長你這修改稿,私貨有點多啊。”
安正勳哈哈笑。姜炯哲的劇本完工,居然和他記憶裡的極為相似,問他修改意見的時候,他只是提筆加了幾個名稱。
他把主角小團體的對頭叫做“少女時代”。
“少女時代”的老大欺負主角的時候,說:聽說你們改了個名稱叫sunny啊,那我們也要改。改成Fin。K。L怎樣?
姜炯哲看到這幾個小修改就笑噴了,到了現在還在笑。
安正勳笑著擺手道:“選角方面,你有什麼想法沒?”
姜炯哲道:“本來沒有想法,還是打算一個個試鏡,這部電影對演技要求很高,尤其是主角的年輕版,不是隨便找個年輕女演員就能演好的。”
“本來沒想法?這意思是現在有想法?”
姜炯哲笑道:“你私貨都加了,不再往這私貨上面添噱頭豈不可惜?”
安正勳哈哈笑道:“真讓少女時代來演啊?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