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唐朝初年,官府禁止人民自由進出國境,若要出關,必須手持〃過所〃,相當於今天我們使用的護照。如果沒有〃過所〃,就是〃私度關〃,也就是偷渡。按照唐朝律令,私自出關者判處一年牢獄,偷渡成功者則罪加一等。之所以頒佈如此嚴格的法律,是為了控制民間和境外的私下接觸,而獲得官府允許出關的人,往往又肩負著刺探敵情的使命。這個手段在隨後唐朝對東突厥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玄奘離開長安前往河西期間,唐朝與突厥的戰爭一觸即發,官府更加不會隨便發放〃過所〃,直接導致了玄奘無法正常出關。

玄奘在涼州一呆就是一個月,由於他在當時已經是一位頗有名望的僧人,離開長安來到涼州的訊息也不脛而走,因此收到了不少講經的邀請,很快就成了涼州城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但出名有時候並不是好事,麻煩很快就找上門來……涼州都督李大亮突然派人請玄奘前往〃一敘〃。

李大亮(公元586年~公元644年),陝西涇陽人。年輕時在隋軍中任職,李淵定都長安後歸順唐朝,因擅長屯墾民生而被提升為金州(今陝西安康)總管府司馬。隨後,李大亮奉命出兵荊襄一帶,攻取城池十餘座,以功升安州刺史。後鎮壓輔公祏起義,升任越州(今浙江紹興)都督。唐太宗貞觀年間改任交州(今越南河內)都督、太府卿。在出任西北道安撫大使期間,李大亮上書建議唐太宗以治理內地為本,對邊地各少數民族部落實行招撫政策,避免使用武力,以節省國家財力和徭役,恢復生產,獲得採納。貞觀八年,李大亮調任劍南道尋省大使,次年初隨李靖出征吐谷渾,大獲全勝。後來唐太宗擔心由唐朝扶持的吐谷渾新主慕容順不能統其國,又派李大亮率數千精兵前去聲援。李大亮因功被晉封為武陽縣公,拜右衛大將軍。貞觀十五年,薛延陀南侵,李大亮配合各路唐軍大破之。

由此可見,李大亮是一個有著豐富軍政經驗,尤其擅長後勤保障的能員,所以在執行〃禁邊令〃上也是一絲不苟。可能是由於玄奘名氣太大,有人就向他報告了玄奘到達涼州的訊息:

〃有僧從長安來,欲向西國,不知何意。〃

這句話看似模稜兩可,實際上是在暗示玄奘很有可能是間諜。作為涼州的最高軍政長官,李大亮最重要的任務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為即將到來的針對突厥的戰爭做好準備,包括物資集結、百姓安置等具體事務,另一方面則是情報蒐集、緝拿奸細、盤查出入,這些都與〃過所〃密切相關。因此,在得到這個訊息以後,李大亮不敢掉以輕心,自然將玄奘列入調查範圍之內。在經過調查後,李大亮發現玄奘不可能是奸細,但自己也不能違背朝廷命令在戰前敏感時期放他出關,鑑於玄奘的特殊身份,他只好派人把玄奘請來,客客氣氣的希望他打消西去的念頭,並建議他返回長安。

沒有〃過所〃,又被涼州的最高長官〃勒令〃返還,玄奘遇到了西行路上的第一個難關:如果返回,西行取經的宿願就將落空,下一次機會很可能遙遙無期,進而抱憾終身;繼續西行,一旦被捉,不但會受到嚴重懲罰,還會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人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抉擇,去留進退之間,往往被各種現實的因素所左右。有人動搖,有人退卻,有人逃避,有人委曲求全……可玄奘選擇了堅持,選擇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無權無勢,卻是真正的強者,精神上的強者!

←虹←橋←書←吧←。

第19節:第三章 無權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5)

玄奘沒有當面拒絕李大亮的要求,但是在他內心,作為一名虔誠的佛家弟子,他堅信這只不過是佛祖對自己前往印度取經的決心和信念的一次考驗,只要堅持,佛祖就一定會保佑自己,所以玄奘決定不聽李大亮的〃勸告〃,尋找機會私下離開涼州,潛出邊關出境。

每個人在奮鬥的過程中都會碰壁,但碰壁有時候卻能讓人更加清醒的邁出下一步。

當時的涼州正處在緊張的戰備狀態,不但關防嚴密,玄奘也很可能已經被官府的人盯梢。為了方便行動,玄奘減少了講經的次數,深居簡出,一邊做準備,一邊尋找能夠幫助自己的人。

也許是因為軍務太過繁忙,也許是看到玄奘〃聽話〃了很多,涼州都督李大亮在那次談話之後便放鬆了對玄奘的〃監管〃……只要玄奘不繼續西行,讓他呆在涼州修行佈道也沒什麼不好,所以就沒有派人將他強行送回長安。李大亮的一時〃鬆懈〃給了玄奘暗中行動的時間,玄奘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可以幫助自己的人,當時河西佛教的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