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長率

淨收益…98�3億美元51�3億美元…291�62%

每股收益…1�99美元1�03美元…293�2%

由於次貸導致的鉅虧使公司股價節節下滑,股價也達到該公司2003年上市以來的最低價位。集團執行長(CEO)查爾斯?普林斯揹負65億美元虧損被迫向董事會提請辭職。受其影響,紐約股市銀行股紛紛下跌。其中,花旗集團跌至37�73美元,使其市值與2007年初相比縮水近47%。

美林出現1989年以來的首次虧損

美林公司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投資銀行之一,受次級債的衝擊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美林公司2007年第三季度在次級抵押貸款和資產抵押證券相關領域計提的投資損失達到79億美元,超過此前估計的50億美元。面對鉅額虧損的嚴峻局面,美林董事會採取果斷的措施,解僱了CEO奧尼爾,使其成為又一位因為次級債而“下課”的高管。

2007年第四季度,公司因次貸虧損進行了至少150億美元的資產減記,並導致出現高達98億美元的虧損,相當於12�01美元/股,虧損額及資產減記規模直追花旗。上年同期,公司盈利23�5億美元,相當於2�41美元/股(見表3…3)。這是美林有史以來最大的單季虧損,並導致美林出現自1989年以來的首度全年虧損,虧損額達77�8億美元。

在美林鉅虧的訊息曝光後,受其影響美國股市高開低走,道指盤中一度跌45點,雖然隨後出現反彈,但仍然改變不了美林市值縮水的境遇,與2007年初相比,美林股價下跌了42%,市值縮水近半。

表3…3美林公司2007年第四季度收益與上年同期比較

專案2007年第四季度2006年同期增長率

淨收益…98億美元23�5億美元…517�02%

每股收益…12�01美元2�41美元…598�34%

三、衝擊波中的中國

1�感受衝擊波

……………………

次貸危機爆發後,引起了全球資本市場的動盪,各大央行紛紛注資救市,投資者都在關注美國次貸危機是否會影響中國?其實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次貸危機主要透過以下幾個途徑影響中國:

直接的心理影響

雖然中國股市相對獨立,但經過幾次“事件”的關聯,已經在很多投資者心中建立起了比較強的聯絡,認為美國股市與中國股市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的關係,美國出現問題,中國投資者的心裡會產生一定的恐慌,使股市出現震盪。事實上,次貸危機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更多是心理層面的影響,其直接的聯絡管道就是可能對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有價格爭議,香港是金融自由港,受國際金融市場影響是直接的,而香港市場又有大量兩地發行的內地紅籌股,香港股市上的紅籌指數的變化透過比價效應影響到內地股市。比如同時在內地和香港兩地上市的股票,A股比H股貴80%,甚至90%,這將給投資者一個巨大心理落差。此外,部分QFII可能因母公司資金出現問題而撤出中國股市。A股市場的跌跌落落,說明了境內投資者進入恐慌時期。從消極的角度說,這可能是一場股災,廣大股民損失慘重,但從積極的角度看,這是市場風險的一次集中釋放。

商業銀行參與次級債業務產生直接損失

中國內地金融機構止於2006年6月的一個年度內,投資美國次級債的金額高達1075億美元,較2005年增長了接近1倍,意味著中國投資者將在次級債市場損失慘重。下表是美國金融機構對我國內地6家中資銀行次級債投資損失的估計值。其中中國銀行虧損額最大,約為38�5億元。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及中信銀行依次虧損5�76億元、1�20億元、2�52億元、1�03億元、0�19億元。

表3…6美國金融機構對6家中資銀行次級債投資損失的估計值

銀行投資美國

證券規模

(百萬元)按揭抵押

債券佔比按揭抵押

債券規模

估計值

(百萬元)次級債

估計值

(百萬元)次級債

佔比次級債虧

損估計值

(百萬元)與2007年

稅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