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郡一百六十二,縣三百八十五,人口共兩千六百餘萬。

至此,大周父子兩代,前後四十年,以前朝北魏的一州之地,到漸與齊國並雄北方,以至最終滅掉北齊,終於結束了中夏北方數十年兵戈相見、戰亂不已的動盪分裂局勢,實現了北方統一的帝王大業。

第二十七章 大蛟駕崩(3)

此時的楊堅,已因胸有兵武奇略而聞名遐邇了。

吞併北齊之後,武帝一封詔敕把楊堅調到大周最北邊的燕代邊境任定州總管,都督北疆諸州郡縣軍事。

有楊堅率部戍守在大周東北邊遠的疆域上,不獨東部的高句麗,東北的契丹,就連北部的突厥等兵馬精悍之國,都不敢輕易進犯大周邊境了。如此,東北邊地可保無虞。

自從衛王被武帝滿門誅殺之後,衛王的連襟龐晃因與衛王私交甚密,雖未遭株連,卻已為武帝嫌忌,削去開府將軍的軍權後改任常山太守之職。

楊堅被遷為定州總管之後,離龐晃的任地很近,與楊堅的來往越發密切了。時常率左右,騎馬奔至楊堅的署衙,或是飲酒賦琴,或是射獵習武。一天,當談到齊王設計陷害衛王,逼得衛王不得不反,衛王被滿門抄斬,齊王卻反被重用,還有齊王兩番陷害楊堅有“反相”之時,龐晃一時怨氣沖天,藉著酒意攛掇楊堅道:“隨國公乃天命之相,眼下,你我兄弟又統為他們疑忌設防。即使忠勇不二,也難保沒有一天會禍從天降。隨國公,燕代自古乃兵家易守難攻之地,隨國公若以精兵之處舉眾而反;兄弟必然唯隨國公馬首是瞻,效命於麾下。以隨國公聲德英明仁厚,天下不足圖也!”

楊堅握著龐晃的手說:“兄弟,天時不測,不可輕言。”

龐晃點頭以為是。

楊堅在定州任上剛好十個月時,突然朝廷一封詔書,一下子把楊堅又晉遷到距定州千里之外的南方——亳州任總管,並都督諸州軍事了。

龐晃雖說十分失落,卻也為楊堅到南方溫暖富庶之地戍守一方感到高興。

為楊堅餞行的酒宴上,龐晃猜測:“隨國公,定州任上未足一年,陛下便突然又把你調到亳州,而且同時詔王軌為南兗州總管,兩員大將同時派往南邊,以兄弟之見,這將預示著陛下平定大齊之後,要發起對南朝陳國的全力攻克了吧?”

楊堅沉吟道:“我倒以為,這預兆著,武帝明春很可能要對北方突厥用兵了!”

龐晃不解:“陛下分明是在充實南方的兵力,為何反會對北方突厥用兵?”

楊堅道:“自阿史那皇后之父俟斤木扞大可汗逝後,立太弟佗缽為大可汗。佗缽繼位後,聯合北齊亡滅後的諸多舊部,打著恢復北齊的名義幾番南侵。陛下今充實南方守兵,正是為了防止大周在舉兵北伐時南朝的乘虛而入。陛下將我和王軌同時調任南方,既可使我與王軌形成掎角之勢,牢牢鎖住南朝通往大周的東西兩條兵家要道,也有意令我們形成相互牽制之勢。”

龐晃道:“如此,隨國公只怕要失去一次馬上建功的機遇了。”

“元顯,”楊堅叫著龐晃的字,滿懷自信地說,“陛下舉兵北伐之際,南朝陳國絕不會坐視不動的。我和王軌二人的戍地,必有一方會與南朝有一場生死大拼殺!”

龐晃不覺大驚:“啊?”

楊堅道:“南朝此時若不乘虛而入,等待大周北伐大捷之後,兵馬充足,又無後顧之憂,返回來再舉國南討,南朝國主必死無葬身之地矣!”

龐晃恍然大悟,不覺敬嘆:“隨國公果然胸懷天下!兄弟自愧弗如!隨國公王有天下之日,勿忘今日兄弟布衣之交。”

楊堅含糊其辭道:“你我兄弟皆為重情重義之人,無論貴賤福禍,彼此必當全力相助,豈有相忘之理?”

果然不出楊堅所料!

雄心勃勃的武帝自親政以來,釋放奴隸、斷除釋老,詔布實施了諸多外交內睦的方略,決計要在一兩年之間便實現一統天下的帝王大業,使車書同一,百姓安寧,戰火永息。

如此,安頓好南方諸多的兵力防守之後,果然詔布徵集全國諸路兵力,操練六軍,準備大舉北伐的諸多兵備。

陛下自迎回突厥阿史那公主,每年供奉突厥國繒絮錦彩十萬段,珍寶奇玩無數。十幾年裡,突厥貴族在長安長駐者數以千計,每天錦衣玉食,聲色犬馬。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十七章 大蛟駕崩(4)

自阿史那皇后的父汗駕崩,阿史那的叔父佗缽繼位後,益發驕狂,不時藉機犯邊。佗缽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