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石巖怪圈
“乖乖,這是什麼啊?好傢伙,我長這麼大都沒有見過呢……”眼尖嘴快的趙念蒙忽然睜大著眼睛望向自己甩上來的東西,但是在心理上,趙念蒙更願意接受這是一條魚的現實。
這是一條酷似魚類的生物,或者它本身就是一條怪異的魚類吧,只是在此之前尚無他人發現而已。魚的身長差不多能有12—15厘米,通體長滿銀白色的鱗片,體型與鯿魚相似。而剛才那一道亮光正是魚身上的鱗片造成的,最特別的是怪魚竟然有四重唇口,咋一看挺嚇人的。
這怪魚被趙念蒙重重的甩在地上,落地後它也不跳動,單是不停地擺動著尾部,時不時的張著嘴巴,腮部也在有規則的呼吸著,看樣子它似乎很不在乎自己現在的處境,這倒是引起了動物學家尹相丕的密切關注,要知道他早期主攻的研究物件中就以魚類為主。
“是的,這確實是條魚類。但我就是不明白了,這紅巖石洞下面怎麼會出現如此特殊的魚類來?有活魚的地方必定有水源的,那麼看來這洞裡有活水源。”尹相丕納悶非常,這是一件令人難以理解的怪異。
大家一時無語。溫布林善看看那怪魚,又心急火燎地望向正前方的博格達峰。現在是七八月,正值氣溫回升高峰期,雪峰上端的白雪依舊終年不化,但稍微低矮的地方卻是還要融化的,融化後的雪水依靠山體的趨向從高處往下流淌。想到這裡,溫布林善忽發靈感,會不會這魚也是順從那山上的融化之水游過來的?而且,唯獨他心裡最清楚,這順流而下的水源將會有部分流進天池的。
“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性,別看紅巖石的表面堅硬,但下面極有可能是中空的。”溫布林善根據天山山脈的形成假想出這樣一個結論。他對大家說道:“你們發現沒,我們這裡正好處於博格達峰的上山腰際,算是在天池的上源,你們覺得上面的雪融化可以流進天池嗎?”
“當然了,在地球儲備水源的分配上,冰川積雪的分量要比地下水重的多了,如果南北極圈的冰川融化,地球的海平面將不復存在,我們居住的陸地也將是一片汪洋大海。人類或許要學著魚類在水裡生存,甚至會有一種新的魚類將會取代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的地位也不無可能。”尹相丕跟著推測說。
“我們先不談這麼久遠好嗎。就說當前的,你們覺得這博格達峰上經年不化的積雪融化後會流下來嗎?”溫布林善再次問道。
“絕對可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簡單的道理。只要堆積在峰頂下面的積雪融化,那雪水不往下流淌,難道直接昇華升上天空不成。”尹相丕呵呵笑道。
溫布林善猶豫了一下,再次取出微型天文望遠鏡,對著博格達峰的峰頂和一路斜下來的山勢觀察了一會,這才堅定地說道:“我說說我的看法。”放下望遠鏡,溫布林善指著延綿不絕的山勢補充說:“我們現在的位置其實是在博格達峰的北坡上的山腰處,這裡有‘冰川雪海’之稱,現在你們知道我為什麼一直避而不答你們提及我們所處的位置了吧,我怕你們擔心啊。”
溫布林善起初在帶領大家去天池的時候就在思考著如何從天池的北面直接到達博格達峰,來大大縮短時間。這也是他為何在天池那短暫的時間裡還能靜坐著思考問題的所在,他得憑藉經驗規劃出一條適合大家前去的路線。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四章 天山冰封期遺脈(10)
眾所周知,天池南面才映襯著雄偉的博格達峰,而按照一般的路途來登博格達峰的話,需要乘馬從天池西岸繞到湖的南端,溯大東溝而上。但溫布林善帶領大家直接從北面跨過茂密的雲杉林地域,抵達冰川雪海的前緣地帶,他私自把這裡命名為“死神的唇緣”。雖然這裡還不能很直觀的看到遍地白雪的蹤跡,但氣溫確實明顯下降了許多,幸好在從雲杉林與韓娜分開來這裡之前溫布林善就提前讓來的人穿上壓縮的保暖內衣,不過身子還是感覺有些寒冷。
“冰川雪海,這裡是天山山脈發生雪崩最頻繁的危險地帶,雪崩的密度、路徑、落差都很大,最易發生雪崩的時間是夏季降雪時及降雪後。”溫布林善引經據典。
按照溫布林善的觀點,這裡簡直就是一處隨時可能發生雪崩的地域。話說到了這裡,三個人不由自主地向天空望去:壞事了,真是說曹操曹操到,討厭什麼什麼就來,這原本還好好的天氣忽然間就暗淡下來了。呆楞了瞬間,還是溫布林善經驗豐富,他果斷地決定:“估計還要有三四個小時才會下雪。乘這段時間,我們再探探,現在是下午時間2點55,我們4點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