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妄可笑。欲就條文組織方面與彼輩為疏闊之制裁,真所謂弄斧班門,太不自量……而弟亦居喪啣哀,癃罷日增,更不欲以老朽面目,同彼輩天壤視息,因此隨介兄於前數日共民誼兄飛渡海西,泣求兄姊早歸。弟不及兄姊之至,已即日拔出政潮,完我殘息,冀張目病床,以待黨之不亡,國之不賣,然後死去,乃得笑語在天之總理也。言盡於此,敬祝長途曼福。弟張人傑謹啟。”11
此番話似乎是一位行將就木之老者在向他們祈求。身為國民黨###的張靜江歷來是乾脆利落之人,能這樣期期艾艾地說話辦事,生平還是頭一遭,不知汪精衛夫婦看後有所感動否,反正張靜江已是把話說到頭了。
後來汪精衛等人在北伐接近勝利的時候還是回國了,但是並不買蔣介石的賬,站在了武漢方面,形成了寧漢分裂的局面(國民黨南京政府與國民黨武漢政府對峙)。
總之,在所有蔣介石需要張靜江的時候,張靜江都以病殘之身,恰如其分地到場了,該發揮的作用也都盡其所能地發揮到位了,甚至在北伐之前,蔣介石在上海最為窮愁潦倒的時候,還是靠老張在經濟上拉了他一把呢!
張靜江親自為蔣介石說媒
張靜江的繼配夫人朱逸民(常熟人)與蔣介石的第三任夫人陳潔如原先是中學同學,而且是最要好的堪稱密友的同學。當初她們同在蔡元培先生創辦的愛國女校(海寧路上)讀書。那時陳潔如才十幾歲,朱逸民大陳5歲,也不到20歲。據陳潔如後來在回憶錄中說,她們放學後常在朱家一起做功課,有時陳潔如回家晚了,其母就會找到朱家來,因為兩家相距不遠,都在西藏路上,中間只隔一條弄堂。朱逸民功課好過陳潔如,常會對她有所幫助,因而陳一直視朱為大姐。16
。 最好的txt下載網
6。張靜江與蔣介石的恩恩怨怨(4)
正如陳潔如所敘述的那樣,這樣姐妹般的日子“好景不長”。後來張靜江的元配夫人姚蕙在紐約不幸去世,兩年後他回國續娶了朱逸民,這樣朱逸民就無法再讀書了,雖然仍住在西藏路(張家當時住西藏路南京路口的大慶裡,張家的“鹽公堂”總管理處早先也在那裡,現在那裡聳立起了南京路最高的大廈),但畢竟不能朝夕相處了,朱逸民就常邀陳潔如到張家來聊天。
1919年暑假裡的一天,陳潔如正在張家聊天,孫中山先生帶著兩位男士來看張靜江來了。那兩位男士一個是戴季陶,另一個就是蔣介石。卻不料蔣介石見到陳潔如後,對其一見鍾情,此後幾次三番找上門要與之交朋友,還透過張靜江,請其夫人朱逸民為之說媒,表明他對陳小姐的愛慕。1921年9月陳潔如的父親去世時,蔣介石竟穿著孝服來憑弔。陳潔如那時只有15歲,只想讀書不想嫁人,況且對蔣介石毫不瞭解,蔣介石越是追得起勁,她越是膽戰心驚。
她的母親也不贊成這門婚事。後來張靜江派朱逸民來陳家正式說媒,與陳潔如的母親作了一次長談後,陳母按照當時一般的做法,僱了一個私家“偵探”,去調查蔣介石的身世。結果調查報告拿來之後,更讓陳母大失所望,因為那白紙黑字分明寫著,蔣介石已有一妻毛福梅且不說,還有一妾姚怡誠,而眼下正是革命受挫,他居滬無業,是個無現成的家業來養家餬口的城市“盲流”。於是陳母決定將此事一筆勾銷了事。17
想不到這倒令張靜江著急起來。有一天他親自大駕光臨陳家,為盟弟“打”到人家門上來了,好像陳家小姐必須嫁給蔣介石似的。張靜江畢竟是民國###,在社會上影響很大,“分量”自然比朱逸民重得多。他這前腳一踏進陳家的門,陳母已經被感動得就差沒掉淚了,心下已有一半同意了。
講到正題,張靜江處處講蔣介石的好話,說蔣的元配已皈依佛門,與世絕緣,而且那是蔣母包辦的婚姻,所以雖生有一子,卻無夫妻感情可言的。侍妾姚氏住蘇州,近來已接受一筆5000元的離異補貼,從此放棄對蔣的任何要求。張靜江還出示了一張姚氏親筆簽字的離異協議書。總之是勸陳家母女放心,蔣是個有遠大前程的人,是個對中國革命有著重要作用的人,眼下雖然還沒有發揮出他的能量,但是隨著“革命”的深入,他肯定是中國的大人物。“只要您惠然同意這樁親事,令愛將能協助他為國家成就一些大事。”按這個邏輯,好像沒有陳潔如,蔣介石就無法革命似的。
張靜江的口舌總算沒白費,陳家母女終於被說服了。與其說是被他說服,倒不如說是被他的苦心所感動,或是被他本人的人格力量所感化了。總之,這個媒人他做成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