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鳳舉也是吃驚的看著何恆,彷彿看著殿宇裡的神仙,只不過這個神仙卻是活生生的。
“哪裡哪裡,貧道師兄才是真的神仙,道行高我千倍百倍。”何恆輕輕擺了擺手,望著也有些吃驚的王知遠,對他示意了一個眼神。
王知遠愕然地看了看何恆,隨即反應過來,恢復正常的“得道高人”樣子,對著崔鳳舉道:“無量天尊,我茅山宗乃是道門正宗,神通無窮,這等小小五雷之術只是小道,當不得什麼的,白日飛昇,長生不死才是無盡之大道。”
“這還是小道!”崔鳳舉怔怔地看著地上被劈地焦黑的輔公,頓時看向何恆以及王知遠的目光那叫一個高山仰止。同樣,那些倖存的隋軍侍衛也是如此,現在何恆二人要是當著他們面羽化飛昇而去,估計他們都不會吃驚。
王知遠心安理得的接受著眾人尊崇的目光,再看看地上的屍體道:“無量天尊!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諸位還是趕緊把他們入土為安吧!”
“仙長高義,我等這就去辦。”崔鳳舉連忙指揮著剩下的侍衛,去不遠處的樹林裡挖幾個坑,埋下這些屍體。
“無量天尊!”王知遠看著他們遠去,鬆了一口氣,又是神棍般的誦了一聲道號。
然後他連忙看向何恆,驚疑道:“師弟你什麼時候有了這等呼風喚雨,掌控五雷的天象神通?”
何恆白了他一眼道:“我有什麼本事,師兄你還不清楚?雖然我的道行算得上茅山歷代以來的佼佼者,但卻也難以比得上弘景祖師、葛洪祖師,他們都沒有這等手段,我這自然也不是真的。”
“那這是……”王知遠釋然問道,他也不信何恆真的到了成仙了道的境界。
何恆笑了笑:“這只不過一點武道手段罷了,師兄你要是肯好好練功,也是可以做到的。”
“還請師弟賜教?”王知遠疑惑道。
何恆凝視天空道:“我道門修行可以以十六個字來概括,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練神返虛,練虛合道!”
王知遠驀然一驚,嘆道:“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練神返虛,練虛合道?師弟這四句概括的太精闢了,一語道破我道真諦,憑此匿已經算得上開宗立派的大宗師了,這不是武道上的大宗師,而是道學上的。”
“按你這話,估計後世任何一個人都算得上道學宗師了。”何恆心裡想著,“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練神返虛,練虛合道”,這四句話要是放在以後那就是人人都能說上幾句的空話,可在這個時代的道學宗師眼裡,這卻是一語道盡修行種種的總綱。
王知遠嘆道:“這四句話,前三句師兄還算明白,可是最後一句卻是聞所未聞,還望師弟賜教。”
在唐以前,道學的研究還是以外丹為主,所謂“金丹大道”的興起還在唐宋之時,由鍾、呂二人開創,後張紫陽、王重陽等等道門宗師完善,以內丹修元神,破虛空,合天地。
在現在這個年代,王知遠知道練神之說,已經是因為這是個小說世界了,好多東西被作者提前搞了出來。
何恆道:“大道乃虛空之父母,虛空乃天地之父母,天地乃人物之父母。所謂順行為人,逆行為仙,大道之行就是以己身逆還天地、虛空、大道,得粉碎虛空心,無心於虛空,做到本體即虛空,得先天虛無之陽神,合於遍佈萬化、無所不在之大道。”
說到這裡,何恆苦笑了一下道:“當然,這些也都是些說法,要想真個做到卻是千難萬難,也沒有說的這麼誇張。但要是真個練虛合道,那就是仙神之境界了,破開虛空,成仙了道也非空談。”
王知遠似是想起了什麼:“師弟所說可是當年天師孫恩與劍聖燕飛集天地心三佩,大三合洞開仙門,破碎虛空之道?”
何恆道:“相差不遠!所謂大三合者,天地人合一,即是人與天地萬物交感合一,即是那練虛合道之境,匯聚無窮天地於己身,方可洞開仙門,超凡入聖,破碎而去。”
“那這與師弟剛剛的神通又有何關係?”王知遠疑惑道。
何恆笑了笑:“我雖尚未成就練虛合道之至境,但卻也窺到一絲此境界的奧秘,故而可以天人交感,借一絲天地偉力加身,只是不可長久罷了,並且有諸多限制,與真正的神通相比卻是差之甚遠。”
王知遠怔怔看了何恆好半會,最後嘆道:“師弟你之才情果然遠非師兄可比,你又怎知自己這一絲之境界,卻是我輩畢生求之不得?”
王知遠的目光似是有些幽怨。
幸虧這時崔鳳舉等人終於回來了,重新整理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