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塵土滿披,明眼看出必是經過長途跋涉,才弄得如此狼狽。
“稟報皇上,七日前,我大宋江浙沿海受到扶桑浪人襲擊,許多糧食與婦女被他們掠走。這是摺子,請皇上過目!”
趙佶渾身一震,一下子從龍椅上站起。不過,他還算識大體,忙又坐下,道:“呈上來!”
摺子在趙佶手中不斷抖動,趙佶越看越煩躁,等看到摺子尾部,將摺子合上,輕閉雙目,好一會才睜開眼睛,虛弱道:“真是氣死朕了,扶桑倭賊殺人劫糧掠奪婦女不說,還欺我大宋無人!這些倭賊還真大膽,在我數十萬神衛軍的威勢之下,竟還敢侵入我大宋,有如入無人之地!還放言,當他們扶桑武士諸流派大會結束之後,要向我大宋武林挑戰,若我大宋武林輸了,就要朝廷每年向扶桑進獻黃金珠寶、美女錦帛!”
群臣聞言,滿場皆驚。這訊息太出人意料了,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朝廷正欲改變以往軟弱的態度,向夏遼顯示強硬姿態之際,東境又忽發事端。
蔡京為群臣之首,第一個俯首道:“皇上,扶桑浪人雖然一向野蠻無情,但卻從來不敢如此作態對我大宋。現在他們做出如此大的動作,微臣以為這絕非可以草率處理之事!”
左僕射(左丞相)兼吏部尚書何執中,滿頭銀髮,精神矍鑠,道:“皇上,老臣認為我大宋這次絕不能再對扶桑倭賊手軟!神衛軍兵多將光,只要穆大將軍派出一個部的兵力,就足能將倭賊剿滅!”
何執中乃兩朝老臣,眾臣中此人最持國家之念,凡是不利大宋之事,每每上朝奏議。對兩代皇帝最是忠心不過,在眾臣中很有威望。然而,其性格又過於溫順,對蔡京、童貫之類的反對,往往不作堅持。
尚書左丞(左丞相)、中書侍郎王黼,時年三十六,長相奇特,金髮金眼,儀表堂堂,接道:“皇上,左相大人言之有理,我大宋正值軍備鼎盛之際,絕不能縱容宵小蕃邦如此恣意妄為。皇上十餘年勵精圖治,英明勤政,如今南北富庶,除了些許刁民作亂外,一片昇平。這都是皇上之功,乃我大宋臣民之福!懇請皇上應允微臣監軍東南,微臣定當不遺餘力,協助穆大將軍清剿倭匪!”
眾臣一陣騷動,蔡攸與王黼年紀相仿,平時常有來往,頗有交情,這時見好友撿了個立功的機會,急忙匍匐在地,高聲道:“皇上,微臣願追隨王相左右,為平東南倭匪之患,鞠躬盡瘁!”
蔡京見後,暗道:“好傢伙,都是專撿軟的吃的傢伙。明知神衛軍乃數十萬大軍,對付區區扶桑浪人,看起來根本不用擔心失敗。嘿嘿,你們爭去吧,若扶桑倭匪如此好對付,唐末以來,東南沿海就不會屢遭倭患了!你們以為是好吃的東西,本相偏認為那是個毒果!”
這王黼雖然才智不凡,略有將才,但此人對蔡京並不心服口服。而蔡攸雖然是他長子,但近年來,結黨營私,培植勢力,與他相處越來越差,經常暗裡排擠,欲把他推下宰相之位。這兩人,他都不喜歡,甚至有些厭惡。
趙佶已經鎮定下來,此時見殿下竟有兩位重臣主動請求去剿滅倭匪,心中大悅,向蔡京問道:“蔡卿家,你認為如何?雖然穆大將軍鎮守東南沿海,朕不擔心,但若王、才兩位愛卿能夠代表朝廷與朕協助穆大將軍殺敵,也可使我大宋百姓更加支援朝廷擴軍,更加擁護我大宋朝廷!”
蔡京暗自譏笑一聲,臉上換上欽佩之色,躬身道:“回皇上,微臣沒有異議!”
其他文武大臣見蔡京也無意見,本有自薦之心的人也熄了念頭。群臣齊道:“皇上英明,有王大人與蔡大人監軍東南,我大宋軍必然能迅速剿滅倭匪,還我東南沿海清明!”
皇帝趙佶命眾臣平身後,面色忽然一整,肅容道:“那扶桑武林高手挑戰我大宋武林之事,如何處理呢?若天衛軍清剿扶桑倭匪,會否激怒扶桑武林呢?”
聽趙佶把話引到扶桑武林挑戰大宋武林上,群臣齊然住聲,低頭不語。自大宋開國以來,朝廷剿殺正邪兩道武林無數,武林與朝廷的關係一直非常緊張。現在相互敵視的關係雖然減輕不少,但若要號召武林為大宋聲譽而戰,則是非常之難。
朝廷與武林尤其是邪道武林的敵視,已經深入人心。朝廷“重文抑武”的政策,已成為整個中原武林很難釋懷的隱痛,若要填補傷痕,談何容易!
趙佶在龍椅上等了好一會工夫,文武大臣中仍無一人開口,不由微怒,喝道:“你們都怎麼啦?吃著我大宋朝廷的俸祿,面對這樣的問題就都啞巴了!童貫,你說!”
童貫聽趙佶叫到他,渾然一驚,頓然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