褂的年輕人,一個梳著辮子非常帥氣,一個剃著鍋蓋頭,樣子有些痴傻。其餘的那些人全是黑衣罩袍看不見臉,除了這三個人是走路外,其他人都在地上蹦蹦跳跳地向前。
那道士手裡捏了一把黃刀紙裁成的紙錢,隨手給灑在天上:“陰人趕路,陽人迴避。”灑完了紙錢,開始搖動手裡的招魂幡,上面掛著的招魂鈴“叮叮噹噹”地傳出多遠去,在黑夜的森林中顯得詭異莫名。
那鍋蓋頭說話還有些磕巴:“師。。。師父,那個幡好玩。”
道士回過頭看看他:“阿平,為師讓你在隊伍後面時刻清點屍體數目,你怎麼就這麼不聽話呢?沒告訴你嗎,這些人都死不瞑目,一口怨氣不能吐出來,死了以後都有屍變的可能,跑了一個,你能承擔起這個責任嗎?”
阿平吸著鼻涕說:“師父,為什麼不讓師哥去點,我想玩那個幡。”
旁邊那個扎辮子的叫吳敵,他手裡還提著個馬燈,一聽這話不願意了:“師弟,你說的什麼話嗎?咱倆各付其職,都不輕鬆。咱們三個人裡,要說最輕鬆的還得是師。。。。”
道士臉一沉:“你們兩個不中用的東西,還跟師父攀起來。阿平,快去清點屍體數目,一共十二具。丟一個,你今天晚上飯就別吃了。“
………【第九十二章】………
阿平無奈,跑到最後,開始清點數目,還真是十二個。
他剛數到第十二個的時候,林子裡起風了,颳得馬燈前後搖晃,發出難聽的“吱吱”響聲,林裡雲霧瀰漫,黑夜裡可見度是越來越低。阿平真就感覺脖子後陣陣發涼。
為首的道士停住招魂幡,後面一排屍體不動了。吳敵輕聲問:“師父。怎麼了?”道士嗅著山風,緊皺眉頭:“這股子風有點邪乎。”
這時,林子不遠處響起了一陣哭聲。
三人順哭聲看去,只見密林中燈火通明。為首的中年道士搖動招魂鈴:“你們倆跟我過去看看。”吳敵嘿嘿笑著:“師父又要管閒事了。”道士臉色一沉:“什麼話,咱們學道之人,尤其是茅山派的,一定要敢於路見不平揮刀相助,要不然還學的什麼道。修的什麼煉。”
三個人帶著十二具屍體穿過森林,來到燈火通明處。林中一大片空地,空地上是一座大墳冢。這墳冢屬於墓庫的一種,作用和祠堂差不多,只不過祠堂裡祭祀的是先主靈牌,墓庫沉放的是死者遺體。
墓庫前密密麻麻聚了許多老百姓,圍得水洩不通,當中有兩個婦女哭得聲嘶力竭,正要拿頭撞墓碑。
兩個當兵的壯漢緊緊抓住她們的手,還在那勸:“大嫂子,算了算了,再鬧也是沒用的。”
一個女人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敢情不是殺你們家的孩子?小虎子是我的心頭肉啊。”師徒三人仔細一看,原來還有兩個小孩子被當兵的緊緊抓住。這倆小孩估計就是女人的兒子。
道士大吼一聲:“住手。”
所有人一開始都注意這倆婦女哭鬧,道士冷不丁這一嗓子,好玄沒給這些人嚇尿褲子。一個當兵的分開人群走過來,看見是個虎背熊腰而面目清秀的道士,一身道袍,道冠絲帶飄灑空中,倒還真有一派氣度。愣了一愣,不知來者是什麼來頭,態度還算客氣:“這位道長,有什麼事?”
道長走進人群,扶起兩個婦女:“這兩位大姐,為什麼哭?”旁邊士兵一看,你他媽算哪門子蔥,跑這裝大頭蒜了。軍校頭領走過來:“道士,你是誰?”
旁邊的吳敵洋洋得意:“我師父,乃是茅山派掌門杜明是也。”杜明微微一笑,心下十分得意。
人的名樹的影,茅山一宗是道家名派,尤其這些年茅山派人行走江湖,懸壺濟世,儘自己所能救蒼生,所以在老百姓民間坊中,都流傳著茅山人的傳奇故事,口口相傳,都成活神仙了。
吳敵指了指身後的那些黑衣罩面的屍體說:“我們師徒三人趕屍到此,就來問問出了什麼事。我們茅山派,講究的就是慈悲為懷,普度眾生,沒什麼事能難住我們的。”
杜明看他越說越不象話,厲聲道:“一邊待著去。”
老百姓一聽是趕屍的,既害怕又好奇,都圍了過來。兩個女人跪在李樂的腳前:“道長,救命啊。”
杜明問:“到底怎麼了?”
軍校頭領嘆口氣:“掌門道長,你有所不知。最近我們鎮子裡流行瘟疫,已經死了五六個人。找郎中看過,可就是看不出怎麼回事。後來來了位高人,說是山中出了妖魈,必須用小孩子祭祀,才能躲過這一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