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達等滑頭見勢不妙,立刻退出聯盟,九戶政實因此遭到慘敗。當年九月,九戶城落,九戶家族不分男女老幼,盡遭屠戮……
南部信直趁著“九戶之亂”的機會完善了領內控制,並將劍尖指向北方,準備解決津輕問題。膽戰心驚的津輕為信立刻開始了有效的政治外交活動,終於使得秀吉承認他對津輕郡的統治權。為了安撫南部氏,秀吉又賜信直和賀、稗貫兩郡,以交換津輕郡。此後,南部信直破棄領內諸城,另築盛岡作為居所,並且堅決貫徹“靠攏中央”政策,先是豐臣氏,後是德川氏,恭順忠誠,終於保住了龐大的領地不被削奪。
淺談兵農分離
織田·豐臣政權逐步實行的“兵農分離”政策,為他們統一整個日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謂兵,就是指的武士,而農是指農民,但在絕大多數戰國大名轄下,這兩者並不是能夠截然加以區分的,大量中低層武士本身也從事農業生產,和富農、中農無異,而多數農民在領主發出動員令以後也必須抬槍上陣,變成了低階武士也就是足輕。這種非常備軍制度所引發的弊病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兵源質量得不到保證,農民兵士氣偏低,所以很多戰場上都會發生數十騎衝散數千人的奇特現象;其次,因為絕大多數的兵役負擔者本身也從事農業生產,所以發動戰爭的同時必然會耽誤耕種,破壞領內經濟;其三,領主用減免年貢和勞役的方法來要求兵役,這就使得發動戰爭的經濟負擔加倍,而長期遠征更是非常破費的事情,因此絕大多數戰爭都只能發生在農閒時候;其四,大批農民握有武器,隨時可能結合起來發動一揆,反抗領主的統治。
雖然兵農不分對封建領主可能造成相當大的損害,但因為戰國時代戰爭數量增多,規模擴大,使得大名們為了可以動員起龐大兵力以應付內外之敵而不得不飲鴆止渴,不僅無法打破這種舊模式,甚至還更加推波助瀾。長宗我部氏家中實行所謂“一領具足制”,即除了被稱為馬迴眾的領主親衛外,主要軍事力量來源於半農半兵的所謂“在鄉武士”,很多在鄉武士只要拿得出一件鎧甲(具足),就能在戰爭中成為中堅將領。島津氏也有類似政策,擁有一町以上土地的中農、富農被稱為“有足(具足)眾”,是經常的兵役物件,而那些“無足眾”在爆發大規模戰鬥時也都跑不了,必須抬槍上陣。
在這種背景下,還沒有統一小小的備中國的三村氏為了討伐宇喜多直家,盡搜領內,竟然能夠組織起兩萬大軍,也就不奇怪了,而直家的祖父能家竟能用七十騎突破敵軍近萬農兵,也不算是什麼奇蹟。
織田信長初始也維持兵農不分的政策,等到消滅淺井氏和朝倉氏,壓制本願寺,基本上撕破了“信長包圍網”以後,其領地日益擴大,軍事實力天下無雙,為了提升兵源質量,遂開始實行“兵農分離”政策。兵農分離有一個很大的前提,那就是大名的一元化統治達到極致,對其屬下將領擁有轉移封地的絕對權力,從而使相當多武士與他們世代居住的土地剝離開來。信長進而在入住安土城以後,要求大量武士離開封地,統一居住在安土城下町中。從此以後,武士不再從事農業生產,終於變成了職業軍人或者封建官僚。
豐臣秀吉繼承織田信長的政策,不僅如此,他還將信長時代開始的“刀狩令”擴大到日本全國,在使武士成為職業軍人以後,更解除了廣大農民的兵役負擔,把他們牢固束縛在土地上,只要為領主生產耕種、服勞役即可。天正十九年(1591年)八月,秀吉正式釋出了區分武士和百姓的相關條例,禁止相互間的轉職。
然而這樣就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大批在鄉武士不甘於只以耕種為生,他們以其世代跟隨領主出征的功勳為名,強要擠進武士階層中去,武士數目既多,卻又無仗可打,沒有更多的俸祿可給,沒有新的知行地可分,很多統一政權下的大名藩主為此捉襟見肘,瀕臨破產邊緣。最終的解決辦法是,他們給相當多的在鄉武士以武士名份,卻又要求他們繼續回鄉耕種,從而武士就形成了常備兵和預備兵兩個階層。
因此,徹底的“兵農分離”,只在織田?豐臣政權直接統治下的領地裡才真正實行過。
●天文年間父子相爭
陸奧國北部最大的勢力是南部氏,陸奧國南部最大的勢力則是伊達氏。伊達氏出自藤原氏,其源頭非常混亂,異說很多。文治五年(1198年),常陸入道念西與其四個兒子都加入源賴朝的奧州討伐軍,戰後被封陸奧國伊達郡。這個念西和尚,就是伊達氏的始祖,而至於他是伊達朝宗,還是朝宗的兒子宗村,卻就誰都說不清了。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