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護今川義忠的門客,靠著將其妹嫁與義忠為正室(即北川殿,傳統說法則為側室)而逐漸升格為重臣,並領富士郡的知行官。義忠死後,其子今川氏親與同族小鹿賴滿爭位,盛時因為幫助氏親(他的親外甥)擊敗賴滿取得了家督之位,而被封為駿河興國寺的城主。

延德三年(1491年),關東堀越派內亂,伊勢盛時向今川氏借得一支兵馬,趁機突入並以奇蹟般的速度,殺死堀越公方政知之子茶茶丸,平定了伊豆國。

據傳,盛時曾與重臣六人夜宿三島神社,議論歷史與現實。盛時說:“昔年源平二氏共立朝廷;保元、平治之亂,源氏衰弱,平氏掌權;治承、養和年間,源氏重新抬頭;源氏三代而亡,平的北條氏代之治理天下;北條氏傳了九代而滅,源的足利氏取得了勝利。由此可見,武家政權是天命由源平二氏輪流執掌的。而鎌倉的持氏殿下去世後,關東實權掌握在上杉氏手中,上杉出於藤原氏,他們有什麼資格成為武家領袖?!”

盛時宣稱自己出於平氏,企圖代上杉氏統治關東。當夜,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廣瞀的平原上有兩株巨大的杉樹,一隻小老鼠在啃杉樹的樹根,啃著啃著,竟然膨脹起來,化作一條斑斕猛虎。盛時認為夢中那兩株杉樹,就是指的關東山內、扇谷兩上杉氏,而小老鼠,就是生於壬子年屬鼠的自己——這是上天預示,他要代上杉氏而興,成為關東新的統治者。

伊勢盛時,後來冒稱北條氏(一說其子氏綱開始冒充),出家入道後,法號早雲庵宗瑞。他就是小田原北條氏(也稱後北條氏)的始祖北條早雲,新的關東霸主——瑞夢竟然應驗了。

●下剋上和一元統治

以上所述,都是在統治階級內部的下剋上風潮的表現,其實下剋上更有一層含義,那就是平民百姓紛紛揭竿而起。且說從兩畠山氏爭亂到“應仁之亂”,京畿附近頻繁爆發戰爭,百姓不堪其擾,於是文明十二年(1480年),丹波、山城、大和、播磨等地同時爆發一揆。尤其在京都地區,大群農民和手工業者為反對新設的七處關卡而憤然起義,進而襲擊奈良地區,燒燬了興福寺的十三重高塔。

文明十七年(1485年),大和農民發動一揆,以“大和國總百姓等”的名義請求“德政”,要求免除拖欠的年貢。同時山城國也爆發一揆,要求對峙的兩畠山軍隊移往別處交戰。其實這些一揆的參與者並不僅僅是農民,也有很多國人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年十二月,山城國南部三十六名國人代表一揆勢力向幕府提出訴求,此後這三十六人即共同管理山城國南部,並且驅逐幕府派駐的守護。這一狀況一直延續了整整八年,才被幕府和守護大名們鎮壓下去。

整個戰國時代,類似的一揆此起彼伏。一揆分很多種名目,前面提到過,以農民為主體的暴動,稱為土一揆,此外,以國人為主體的暴動稱為國人一揆,最著名、影響力最大的,則還有一向一揆。

一向一揆是由佛教淨土宗的分支淨土真宗(即一向宗、門徒宗)所領導的暴動。一向宗因為簡化修行法門,提倡口唸佛號即得往生,因此在室町中後期廣為傳播,信眾深入鄉村和偏遠地區,人數極為驚人。這些有了虔誠信仰,並且往往也有牢固組織的一向宗信徒們一旦鬧起事來,規模和聲勢都與別種一揆不同,事實上,雖然沒有爆發全國性的一向一揆,卻很有我國漢朝末年到處都是張角信徒、黃巾戰士的架式。

一向一揆的總後臺是攝津石山的本願寺,就本願寺本身來說,它逐漸發展成為一方割據勢力,有兵有糧,寺廟也造得很碉堡一般,除了頭子都是和尚,偶爾唱唱佛號外,與別的戰國大名沒多大區別。本願寺也經常煽動與自己不和的戰國大名領內眾信徒發起一揆,不過只有真正與農民切身利益相關,這種一揆才具備最可怕的聲勢和破壞力。

一向宗最盛行的地區是畿內和北陸地區。文明三年(1471年),本願寺法主蓮如上人親往北陸傳教,使得這一地區的信徒數量大增,農民、僧侶和國人在宗教的旗號下結合起來,反抗守護大名的統治。雖然蓮如號召信徒要遵守本分,不得抗繳年貢,不得輕蔑神佛,但他所埋下的火種躥出熊熊火焰,他自己卻是撲滅不了的。

長享元年(1487年)十二月,加賀國爆發大規模一向一揆,次年集結近二十萬人包圍了高尾城,六月城陷,守護富樫政親自殺。一揆隨即迎立富樫一族的泰高為名義守護,接管了加賀一國。從此加賀國在國人信徒和一向宗寺院的聯合領導下,支撐了九十餘年,號稱“百姓所有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