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的改革措施。天保年間以前,改革大多是由上至下的,幕府怎麼改,各藩也就有樣學樣,幕府改革失敗,各藩只有輸得更慘。而在寬政改革之後,各藩看到幕府江河日下,於是單起爐灶,汲取教訓,在自己領內實行了一系列真正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相比這些藩的改革來說,幕府的天保改革就是一個大笑話。

成功的改革都有其共同點,那就是大力發展商業,重建藩政府的財政,同時提拔和重用中下級武士,靠攏豪商和富農,以這些人替代譜代重臣成為藩政府的核心力量。關西的很多諸侯因為重臣勢力在太平年代逐漸衰弱,而使得這種改革雖未必一帆風順,卻也水到渠成,而關東很多諸侯,尤其是幕府的親藩、譜代,卻因為守舊勢力過於強大而最終鎩羽而歸。比如前面提到過的水戶藩,藩主德川齊昭素有“賢君”之稱,但他力推的改革措施卻逐一失敗,毫無起色。

就這樣,西南雄藩的逐漸崛起,不可避免地會動搖江戶幕府的統治,恰巧在這個時候,西洋列強也殺入了日本國內——波瀾壯闊的幕末維新運動就此掀開了序幕。

忠臣藏

“忠臣藏四十七義士”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復仇故事,江戶時期的竹田出雲曾根據真實事件創作了歌舞伎劇本《假名範本忠臣藏》,一直流傳至今,此外數百年來相關的文學和影視作品更是無可計數。人們普遍認為“四十七義士”為主復仇乃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