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日本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和大陸國家的貿易交往,江戶幕府建立以後,更是把對中國和對朝鮮的貿易往來當作重要國政來抓。德川家康曾經為了彌補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所帶來的惡劣後果,多次派遣使臣前往朝鮮半島,終於求得了和睦協議。慶長十二年(1607年),也就是家康退隱幕後的第三年,朝鮮使臣呂祐吉來到日本,向幕府呈遞國書,此後每次將軍換代,朝鮮都會派來“通訊使”,以重申兩國間的友好關係。
江戶幕府作為對朝主要聯絡官的乃是對馬島的宗氏,這一家族歷史悠久,因為距離大陸最近,所以和朝鮮的關係非常密切,大概就是基於這個原因,宗氏數百年來一直盤踞在對馬島上,從未遭到改易。
寬永十二年(1635年),也就是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親政的第四年,宗氏的家臣柳川調信突然向幕府揭發,說當主宗義成在和朝鮮聯絡的過程中曾經篡改過國書。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幕府立刻展開周密調查,調查的結果是,宗義成確實曾經修改過幕府向朝鮮遞交的國書中的署名。
朝鮮李朝為中國的藩屬,其君主稱號為“國王”,所以在與日本交往的時候,也希望雙方平等建交,日方國書最後署名“日本國王某某”。在朝鮮人想來,天皇什麼東西咱們不清楚,日本真正的統治者豐臣秀吉可是受過明朝“日本國王”封賜的,現在的德川幕府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