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歷時僅六十餘日,傷亡就將近十萬人。
在八王之亂中喪命的,趙王司馬倫是第三個。
復辟成功,諸王大受封賞。齊王司馬冏獲封大司馬,加九錫,輔政;成都王司馬穎為大將軍,加九錫,都督中外一切軍務;河間王司馬為太尉、侍中,加九錫;長沙王司馬乂為撫軍大將軍,兼領左軍;進封新野公司馬歆為王,都督荊州一切軍務,加鎮南大將軍。
一個驕橫的王爺倒下去了,可更多的王爺站了起來。
而且是三個“加九錫”的少壯派軍人。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加九錫”意味著什麼。從西漢末年的王莽,到東漢末年的董卓,再到篡漢的曹操、篡魏的司馬昭,直至最近的趙王司馬倫,一旦“九錫”加身,接下去要做的就是篡位稱帝。
四 人人都在重蹈覆轍(3)
而今居然有三個少壯派親王“加九錫”,明眼人不用想也知道,更多的流血事件還在後面。
親王們躊躇滿志,紛紛懷著微妙的心情去祭拜祖陵。
其間,新野王司馬歆對齊王司馬冏說:“您與成都王司馬穎同建功勳,按理說應該留下他在京城輔政,如果您並無此意,應該削去他的兵權。”
與此同時,在同一片山陵的另一面,長沙王司馬乂也正在對成都王司馬穎說:“天下者,先帝之業!王,您應該匡正維繫它!” 司馬穎是司馬衷之弟,同屬武帝司馬炎這一正脈,司馬乂言下之意,接下來做皇帝的應該是他司馬穎,而不是齊王司馬冏。而幕僚盧志卻勸司馬穎以退為進,暫避齊王鋒芒。司馬穎採納他的建議,以母病為由,歸返鄴城。
是年底,司馬冏的三個兒子都被封王。
第二年,即太安元年(302)五月,司馬冏為杜絕司馬穎依序繼位的可能性,就立年方八歲的清河王司馬覃為太子。自封為太子太師,派東海王司馬越為司空。
司馬冏總攬大權後,開始大興土木,終朝宴飲,不進宮參加朝會,卻安坐府中接受百官的朝拜。一時間群臣側目,朝野失望。
齊王司馬冏開始一步步地重蹈司馬倫之覆轍。
危機正在醞釀。而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危險的,對於另一些人則是機會。
比如翊軍校尉李含。
這是又一個出身低微的寒士。
他原本是河間王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