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闆永遠是對的!”。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十八章第一節
桂仁做出這樣一個看似隨意的決定,其實有他自己的邏輯。從大的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任何這個生產力的束縛都要去除。象張振華這樣學術素養深厚同時又有嚴密邏輯思路的人才非常少見,如果給他加一個上級,在我們這個“官本位”思想濃厚的環境中,按照“權力最大化”的潛意識,必然會由於溝通環節而形成阻滯;如果這個上級對張振華的任何建議都予以採納,那還不如直接請張振華決策。當初華為“鄭李相爭”,形成“不問對錯、只講立場”的氛圍,極大影響了華為的競爭力,給桂仁觸動不小。再看看從華為出來後獨立經營企業的昔日同事,看看他們的經歷,再對比自己一手拉扯的信和通訊,桂仁堅信“科技型企業,責任由一個懂技術會管理的人才來擔當最合適!”當然現實中,技術和管理都是頂尖的人才非常少見,那麼如何取捨呢?桂仁認為:在創新型科技企業中,由懂管理的技術領頭人做最後決策比較合適,因為管理能力可以培養可以積累,而技術深度卻不是可以用時間來簡單換取的。桂仁的信和通訊,規模比起華為、中興來,小了不止一個數量級,但信和的利潤率指標卻遠遠高於華為、中興,員工收入平均比他們高一半以上,就因為桂仁一直貫徹的“技術主導”戰略。信和通訊每年向美國交的專利使用費,在整個銷售額中所佔的比例,遠遠低於同行業中的兩個同城大哥。多年堅持不懈的技術創新,信和通訊的日子過得滋潤無比。桂仁對這一套駕輕就熟,當初對碳酸鋰起意,也是因為這個行業高度的技術主導性質,他覺得可以複製信和模式。
那麼和邦國際的桂仁是誰?
“張振華!”這是桂仁心目中的不二人選。桂仁準備在張振華的成長過程中給他當好保姆,適當時候就讓張振華獨當一面。在和邦國際,桂仁給自己最終定位只是個董事長,當然現在實際上還身兼多職。張振華成長順利,和邦國際就能經營得風生水起,桂仁的投資就能順利增值,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巨大綜合效益則無法估量,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沒有輸家。
至於經濟待遇,桂仁覺得這個價碼不高,因為這是給和邦國際總經理的薪酬,這代表著和邦國際的形象、聲譽。桂仁現在唯一擔心的,是怕張振華會產生一種人身依附心理,如果有這種奴才心理,那麼自己就看錯了人,現在看來張振華沒有這個苗頭。桂仁還曾考慮過:如果這個專利是張振華的,就給張振華50%的股份,三年後,等張振華培養成熟後,讓他控股60%甚至70%。
北大EMBA的課程,是有真材實料的。桂仁天生愛才,經過理論學習後,他更知道:“傳統經濟,由資本僱傭勞動,資本在價值創造要素中佔有支配地位。知識經濟,知識僱傭資本,智慧財產權和技術訣竅的價值和支配力超過了資本,資本只有依附於知識,才能保值和增值。目前中國經濟結構中知識經濟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在流動性過剩的宏觀背景下,在大國崛起的時代背景下,先知先覺的資本越來越認識到知識經濟的重要性,體認到自身的不足,主動承認且衷心擁護智慧財產權的支配地位。”桂仁知道,現在象張振華這樣既有深厚學術功底同時兼具戰略眼光的學界精英,就像是2002年的中國房地產、2005年的中國股市一樣,沒有被大多數人認識到其中的價值。隨行就市的是街頭攤販,懂得低買高賣的才是真正商界大家,做生意就要象“陶朱公”。現在看給張振華更低的薪酬,他也能滿意,但作為一個有挑戰心理的優秀人才,他過不了多久就會不滿足,幾次這樣的不滿足後,自己在張振華眼中就和街頭小販沒有什麼差別,張振華離開的日子也就不遠了,和邦國際對人才的吸引力就大打折扣,再想吸引張振華這樣的精英就難上加難。2015年,是中國高層給“創新型國家”設定的時間點,到那個時候再想吸引人才,靠什麼?這點錢,就能樹立起對人才的長遠吸引力,簡直是太便宜了,桂仁心中有點小小得意:“商鞅‘徙木立信’也不過如此!”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十八章第二節
簽完工作合同後,桂仁遞給張振華一張招行卡,內有三百萬元,讓他先到招行北京分行對對帳。張振華到招行大客戶理財部裡,立馬一個經理就熱情的迎了上來,聽完張振華的介紹,經理引導他一個格子間裡,詳細給他做了講解,張振華看著卡里的金額,面無表情地做了確認。經理接著開始介紹招行的一些代客理財業務,聽著專業的介紹,張振華的思緒卻在桂仁砸出大手筆薪酬的舉動上。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