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我們從來沒有忘記,我們是一家商業機構,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為我們的股東創造價值。可持續發展意味著,透過開發滿足市場需要的產品,為我們的股東和社會創造價值……這些產品也有益於環境、健康、安全和世界各地的人們的福祉。許多公司說,對環境有益的也可以對業務有益。我們的觀點是,凡是對業務有益的必須對環境和世界各地的人民有益,否則你就不是在走向可持續發展。”

投資未來

像杜邦這樣的企業巨人,只是正在為未來投資的組織型別之一。過去幾年裡,風險投資投向“創新與未來”(圖中橫軸以上的兩個象限)成為趨勢,使這些領域的投資數量獲得了顯著的增長。由於風險投資一般是為規模較小、往往是處於初創階段的創業型企業提供融資,人們自然會設想,這樣的外部投資與大公司的大規模內部投資相比,沒有什麼相通之處。然而,風險投資一向被看做是一項重要的引導性指標,指出未來主流資本的流向,往往預示出一個全新的領域或行業的快速增長。最優秀的風險投資家的獨特才能之一,就是能夠在早期識別出高增長行業,比如:電信、半導體,以及生物技術。正因為如此,人們得知清潔技術風投(Cleantech VC)正在逐漸興起之後,並不感到吃驚,雖然這個類別在2001年幾乎還不為人所知。

清潔技術風險投資網路(The Cleantech Venture Network)協助推動了這個投資類別的形成和發展,起了催化劑的作用。清潔技術風險投資網路目前是清潔技術集團(Clearntech Group)的一部分,它成立於2001年,那時候還是投資“清潔技術”(clean technology)的早期時代。這個組織的創始人之一尼古拉斯·帕克(Nicholas Parker)在20世紀90年代有過投資幾家環境基金的經驗,但是讓他擔心的是當時大量資金的投向。“我特別不喜歡的是,汙染事件在哪裡發生得越多,那個行業賺的錢也就越多;被汙染的土壤越多,恢復性專案的數量就越多;燒煤的工廠建得越多,煙道里裝的除塵器就越多。我不想成為這一切的一部分,我想一步跨過去,越過這一切。”

帕克和他的合作伙伴科斯·拉布一起作出了一個決定,建立一個“創業家與他們的融資夥伴的社群”,大家在這裡可以共同學習如何在快速增長的市場中培育企業成長。他們開始先是收集那些當時尚未整理過的資料,比如:資料表明,2002年已經有4%~5%的風險投資流向清潔技術,並且在這些投資中,有許多是由英特爾、可口可樂這類規模龐大、廣受尊重的企業完成的。隨後,他們就組織大型論壇,把投資人和創業者聚在一起。他們建立了一種會員服務,讓人們可以透過上網獲得交易資訊。他們還把相關資訊打包,提供給大型養老基金,說明在這個領域裡投資是明智的選擇。

第9章 定位:既為了未來,也為了現在(9)

從那時以後,清潔技術方面風險投資一直在以每年提高50%的速度增長,這在所有投資類別中是最高的。成長的勢頭還在持續增加:與2006年同期相比,2007年第四季度中投向清潔技術公司的風險投資額增加了一倍。從其微不足道的創立開始,清潔技術集團已經發展成為一家會員組織,在全球擁有8?000個清潔技術投資人會員和9 500家企業和專業服務組織會員,同時,其中還包括一個由1 300名精英會員組成的核心社團,成員來自風險投資公司、投資銀行、政府和大型企業,所管理的資產超過6萬億美元。

從僱傭軍到傳教士

當前,風險投資領域中最可信、最為成功的一批領袖,把清潔技術稱為21世紀的最大投資機會。這些人中有科雷尼爾·珀金斯(Kleiner Perkins)的約翰·多爾(John Doerr),矽谷最為人尊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維諾德·科斯拉(Vinod Khosla),太陽微系統(Sun Microsystems)的創始執行長;史蒂夫·凱斯,美國線上的創始人之一;以及維珍集團(Virgin Group)的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正像帕克所說:“在這裡,所有人都有一席之地,無論你是傳教士還是僱傭軍。出於僱傭軍的原因加入的人,最後都成了傳教士,因為他們除了接受‘更大問題’的資訊,沒有別的選擇。”

然而,在目前大批流向清潔技術的主流投資資金中,風險投資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許多大型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