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袁世凱又百般試探,認為萬無一失後,決定“勸幼帝退位,以國讓民”,“另擬優待皇室條件,徵南方同意”。

袁世凱前對清廷一直信誓旦旦,表示其個人“始終主張非君主立憲政體不可”;“受國世恩,一定主持君主立憲”;“雖時勢至此,豈忍負孤兒寡婦乎”;“始終忠於朝廷,終身不為共和黨所用”。此時總統之位有了保證,他立馬轉而加緊逼宮。

清帝遜位(4)

1月16日,袁世凱與內閣大臣聯銜上折,軟硬兼施,勸逼清帝遜位。袁世凱親自奉折到養心殿見隆裕太后和宣統皇帝。溥儀後來在《我的前半生》中回憶道,當時他幼小無知,只見一個陌生的矮胖老頭跪在紅氈墊上與隆裕太后相對流涕、傷心欲絕,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他更不知貌似忠心耿耿的矮胖老頭袁世凱,哽咽說出的竟是一派逼他退位的勸誘恫嚇之詞:

環球各國,不外君主民主兩端。民主好比堯舜禪讓,是順民心之所歸,非歷代亡國之可比。我朝繼繼承承、尊重帝系。然孔孟之道是民重君輕。且民軍欲改民主。況此次戰禍東西友邦貿易損失已非淺鮮,尚居中調停,是因我只是政治改革而已,再發展下去,則難免不無干涉,民軍亦會更恨朝廷。讀法蘭西革命史,如若路易王室早順民情,何至被殺無遺!民軍所爭的是政體而非君位,所要的是共和而非宗社。我皇太后、皇上何忍使列祖列宗震驚,被趕出紫禁城?必能俯鑑大勢,以順民心!

1月19日,袁世凱會見英國公使朱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