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一旦知道真情,會給小環什麼老景?母親滿心牽絆掛記地走了。

()好看的txt電子書

雪下得真痛快,把髒乎乎的垃圾,從不絕耳的吵罵聲、廣播聲全蓋在下頭了。孩子們還不知道他們的樓房被捂在大雪裡,他們都睡在東北老家的大雪裡。小環心裡很少會這樣酸絲絲的,醃得慌。臨終的母親問她:孩子們對她親不親,信不信小環是他們的親媽?那日本婆子有沒有背地裡給孩子們挑唆,讓他們跟小環生分?小環叫母親寬心地去,孩子們和大人們都是她小環一人治理。母親知道她的老閨女要強要慣了,原本讓她擔心,但在她閉眼之前,這是小環身上最讓她放心的缺點。

其實跟母親進行最後一場母女私房話時,小環是心虛的。孩子們一天天大起來,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們的親生母親是誰,放學回來,還沒進家門就“媽、媽”地喊。“媽,餓死了!”“媽,尿憋了!”“媽,二孩又跟人幹架了!”“媽,告你一件事,樂死我了……”

小環也是應接不暇地回他們:“餓死了?那我的東西不給餓死的吃,反正已經餓死了!”“尿憋了不會在學校尿?給家裡積肥呀……”

小環從小到大攢了一肚子鬼神故事,孩子們在張儉上大夜班的星期六晚上,都會把她擠得緊緊的,聽她講從來不重樣的故事。孩子們對她不僅親,而且佩服,因為小環,他們從來不受人欺負,小環會罵到門上去,罵得人家開後窗逃走。小環交際廣泛,幾十幢家屬樓都有她的親朋好友,所以沒有打輸的官司。孩子們也虛榮,每次開家長會,小環穿上唯一的一套裙服,燙髮梳得波浪迭起,手上戴著舊貨攤上買的表,同學們說:“你媽像黃梅戲劇團的(那是孩子們最高的審美標準)!你媽戴的金手錶得多少錢哪?”孩子們總是很自豪,從來不揭穿他們母親的金手錶不會走動。

幾個孩子裡,小環最愛的還是丫頭。丫頭很懂眼色,只要小環有一點不高興,她總會悄聲悄氣問她幾聲:媽,你生誰的氣了?媽,你胃又疼了?丫頭十五歲了,只穿過幾件新衣服,都是參加學校活動的白襯衫,其他衣服都是小環和多鶴的舊衣服拼的,要不就是手套線織的。張儉省一雙翻毛皮鞋可以換幾十雙勞保手套,能織好幾件線衣。

屋裡的收音機響了。張儉醒來頭一件事就是擰開收音機。這個新習慣代替了他過去醒來抽菸的老習慣。鬧了三年饑荒,給他養成的好習慣就是戒掉了過去的壞習慣:抽菸、喝酒。他去年漲工資,馬上買了個收音機回來。

小環辦過父親喪事回來,在多鶴眼裡和張儉眼裡分別刺探,想刺探到兩人舊情復發的苗頭。她也裝著漫不經意地問過孩子們,小姨是不是每天夜裡跟他們一塊兒睡覺。她的眼光終於讓張儉煩了,告訴她,他只想一家子相安無事把日子過下去,除此之外,他心如止水。這下她可以滿足了?放心了?下回再回朱家屯不必把孩子們僱來當密探了?張儉不久成了烏鴉嘴:兩個月後,小環媽也一病不起。第二次從朱家屯回到家,小環見屋子佈局重新調整了:張儉和兩個兒子睡大屋,多鶴、小環和丫頭睡小屋。小環問張儉,她不在家他瞎搬什麼?他笑笑說從今以後分男女宿舍,誰也別疑神疑鬼。

小姨多鶴 第九章(2)

收音機裡的歌把所有人唱起來了。孩子們穿著襯衣就跑到陽臺上,捧一把雪回屋,捏成球,在屋裡相互扔,然後又出來捧雪。小環叫喊著:不穿棉衣不準到陽臺上!

多鶴跟大孩二孩低聲說了一句什麼。男孩子們歡呼了一聲,又去跟丫頭嘀咕,丫頭也歡呼起來。十五歲的丫頭,已經胸是胸屁股是屁股,瘋起來卻只有六七歲。他們嘀咕的那句話裡的日本詞,就是紅豆沙糯米糰子。多鶴昨夜忙了幾個小時,蒸了兩屜糰子。砂糖吃不起,多鶴用了些古巴糖和糖精片做豆沙餡。每個人咬到糰子上她都緊張,然後代糰子抱歉,說:“不好,甜一些就好了。”

碰到多鶴糰子做得多的時候,小環會用盤子託上幾個,給鄰居們一家送一個,讓他們嚐嚐小姨的手藝。多鶴還會做醬蝦醬小魚,孩子們去挖了知了蛹回來,醬起來,也是代浪村人的風味小菜。小環總是一家一小碟地送給鄰居品嚐,她的外交策略在樓上樓下是常勝的。

二孩吃著吃著突然說:“給彭叔叔留一個。”

“彭叔叔不會來的。”小環說,“你吃了吧!”小彭已經很久不來了。週末他們的客人還是小石。

現在小石每次來,總有點鬼頭鬼腦。小環是什麼人?從一開始就明白小石、小彭的心思。他倆看多鶴不姑娘不媳婦地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