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攀在每天早晨運功一個時辰後,在小黃洲上又開始忙碌起來。
自從半個月前程攀親身體會了一下蒙古軍隊的戰鬥力,程攀算是明白了為啥蒙古騎兵南下時,宋朝當時戰鬥意志和訓練還看的過去的部隊敗得那麼快,大規模騎射的戰法實在是太強大。程攀可以想象出當宋朝的軍佇列陣而戰是對面一陣飛羽而下,當軍隊陷入只能捱打的境地時士氣下降的極快,當宋朝的軍隊快奔潰時蒙古人發動了衝鋒,宋軍潰敗。程攀無法相信自己護村隊是否能在箭雨下堅持下來,即使堅持下了,戰損率太高,程攀的勢力也承受不住。想要對抗蒙古人的騎射,現在只有兩種辦法,第一種就是訓練一隻騎兵,以機動對機動,第二中就是大量使用遠端武器。弓箭手算是一種,但是培養一個弓箭手需要四五年的週期,第二就是火槍,火槍兵的訓練週期短,一個月就能成兵。歷史上常遇春打敗蒙古兵的戰法就是先用火槍大陣拒敵,待敵受挫後,再用騎兵衝。
騎兵?程攀現在手上沒馬匹,就算搞到了幾批成不了氣候也沒用。而且騎兵需要大量草料,程攀擔心後勤問題。但是火槍一定要搞,而且不能搞太低端的火槍,明朝的火槍射程沒弓箭遠,而且質量不一炸膛都沒一個統一標準。程攀決定要搞兇殘一點的火槍。
想到十天前對自己飛來的上千只羽箭,程攀不由得冷笑了一聲說了一句“我會還給你們相同體積的達姆彈”。
現在這個時代做火槍上的最大技術壁壘就是槍管,至於發火裝置採用燧發就可以了,至於擊發槍,程攀暫時不想研發雷汞這個危險的玩意。
作為一個在現代毫無動手能力的大學畢業生,這個槍管制造讓程攀動手了一個多月。
作為一個網文愛好者,程攀在網上看到過三種鋼管制造法,也就記得這三種。
第一種:先打造一個銅棍,然後在鍛壓出一層薄熟鐵板,然後將熟鐵板加熱捲到銅棍上成為包裹銅棍的熟鐵棍,最後將
熟鐵棍加熱到1200c到1300c,這時銅就可以溶化,剩下的就是熟鐵管,然後趁著鐵管還熱就將它放進焦炭爐火爐中進行滲碳處理接著就是淬火。
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鍛壓沒問題,水力鍛壓機已經大量採用經過滲碳工藝處理的零件。質地軟弱的熟鐵分分鐘被料理。鐵管中的銅棍融化也很完美。主要問題就是出在如何打造槍管口徑粗細的銅棍上。這麼細的銅棍用澆築法還是鍛壓打磨法都是出現大量的廢品率,同時對銅的損耗率驚人,平均兩根槍管就要浪費一貫銅錢,程攀萬分後悔當初在杭州的倉庫為啥不把哪幾門銅炮給順來。而且在打磨銅棍消耗的熟練工人時間太多。在用這種法子造了二十根槍管後程攀選擇先停一下換第二個法子。
第二種就是大名鼎鼎離心澆築法,離心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入旋轉的鑄型中,使液體金屬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充填鑄型和凝固形成的一種鑄造方法。程攀在如此簡陋的條件下還是試了一下這種未來科技。結果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安全問題。程攀等人先小心翼翼的將承裝鐵水的容器運到離高爐不遠的作坊,然後往鐵水裡加入熟鐵塊加熱融化製成高碳鋼,從長長的陶瓷質地的柱狀模具的幾個入口灌入鋼水。然後把模具密封,用力旋轉。不得不說這法子不錯,兩天內生產了上百根合格的槍管,但是出了兩次生產事故,第一次的模具的密封處在甩動的過程中鬆動了,飛濺的金屬液滴向馬克沁重機槍一樣在房間裡掃射。兩名工人被濺射到,那慘叫聲。第二次就是模具直接斷裂,金屬水撒了一地,造成了大火直接把作坊燒了,索性無人員傷亡,程攀意識到以現在簡陋的條件無法用這種高階的生產技術安全生產。程攀認為最起碼要將現在的兩百名工人隊伍擴大到兩千名,這樣才會有足夠人力生產大量的鋼製零件,合格的模具。離心澆鑄法才能安全的使用。
當離心鑄造的作坊被一把火燒了之後程攀又來到他的水利作坊進行第三中方法。第三種方法就是用水力帶動鑽頭直接對熟鐵棍上先鑽深孔,再進行絞孔。先不說熟鐵棍的打造功夫,單單是深孔的鑽動就讓程攀回想起穿越前的一種場景——用迅雷千辛萬苦的以十幾k的速度花一兩天的時間掛下載。是的每根槍管要花兩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深鑽孔。還不能鑽快,鑽頭上的金剛石是碳單質怕熱。
再嘗試過這三種方法後程攀決定對第一和第三種方法折中一下。
就是將第一種方法中的細銅棍換成銅線,具體操作是用極薄熟鐵片將拉直的銅線裹成槍管口徑粗細的金屬柱,然後將金屬柱用鍛壓的熟鐵板抱箍成比槍管粗的金屬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