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情果然不出李玉琢所料。在以後的歲月裡,四通一直不能解決產權問題根據李玉琢的記載,1993年8月在香港上市時,〃四通資產的42%被作為法人股打包進入上市公司,2000名職工分到1500萬股內部職工股,佔當時總股本的2?5%〃。這樣看來,職工的股權與原有資產仍然沒有關係。。段永基曾經說,他始終不知道四通是誰的。而李玉琢的說法更加徹底:〃四通由民營企業蛻化成一個比國營還國營的企業也就成為必然。〃

▲虹▲橋▲書▲吧▲BOOK。

第48節:分裂之家(4)

與四通不同,聯想的股權改革是一個成功的傳奇,但它無論是在中關村還是整個中國,都是絕無僅有,無法成為榜樣。從一開始,柳傳志面臨的局面就比四通更糟。他的聯想在開創之初就有確鑿無疑的國家投資……20萬元。所以無論從理論上還是法律上來說,聯想均屬國有無疑。瞭解我們國家企業發展歷史的人全都知道,國有企業的經營者中,對於股權抱有野心的並不算少,但是他們全都不能找到一種既合理又合法的途徑來實現自己的主張,所以要麼不能動手,雖然創造鉅額財富但卻清貧一生,要麼鋌而走險化公為私,甚至觸犯刑律,身陷囹圄。這兩種結果顯然都非柳傳志所願。他一直在心裡盤算著找到一種途徑,以法律和道德都能認可的方式確認員工利益。可以想像,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和複雜性。

當年四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