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美國經濟不斷向高階的科技產業發展,對知識的要求越來越多,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即使是同一行業,對教育的要求也不斷看漲。所以,大家心裡都沒有安全感。不斷“高估”教育,給自己多留一些保險係數。�知識的升值,使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和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比如,在1990年代,那些擁有法律、醫學學位的人平均一生的收入為440萬美元;擁有博士學位的人一生的平均收入為340萬美元,擁有碩士學位的人一生的平均收入為250萬美元,擁有學士學位的人一生的平均收入為210萬美元,擁有高中學位的人一生的平均收入僅為120萬美元。1999年,高中畢業生年收入平均為25900美元。大學生年平均收入則達45400美元。那些有高階職業學位者的平均年收入竟幾乎到了10萬美元。有人還對1972年高中畢業班的學生進行了追蹤,調查這些學生在1986年的收入。調查樣本顯示,男生的大學入學智慧測驗SAT(大概相當於我們的高考成績吧)成績每高10分,這些人在1986年的收入相應提高4%。�美國自19世紀南北戰爭後,崛起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優勢在於大規模的製造業上,是地道的“世界工廠”。這一“世界工廠”,在上個世紀50年代達到了頂峰,美國貨暢銷世界。其中的一個結果是,美國需要大量的產業工人,同時由於“新政”以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工人的權利和福利得到比較充分的保護。所以,那時候的高中生一畢業,就有工廠的工作等著他們。這樣的工作不僅穩定,而且薪水不薄,福利甚好,一個人的工資就能養活一家。同時,工廠不會遷移,常常是一個地區的居民,祖祖輩輩都在一個工廠做工。�1950年代的孩子畢業出去求職,人家問你的第一句話就是:“有高中畢業證書嗎?”只要有,工作就穩了。這樣的現實,形成了1950年代高中生的特點:高中是進入社會的準備。大家並不太注重讀書,對體育和社會活動卻很重視。同學之間彼此也很親近。明擺著,再過一兩年出了校門,大家都是一個工廠的同事,一個社群的居民,而且許多人馬上就結婚。所以,高中時需要的,不是在功課上彼此競爭,而是創造一個社會大家庭的感覺,為以後一輩子和睦相處、確定自己在當地社會的位置打下基礎。那時的男女生,許多基本上已經訂了婚,一畢業就辦喜事了。女孩子婚後回家當賢妻良母,上高中操心的自然是情郎,而不是功課。�
野心勃勃的青春期(2)
但是自1960年代以後,美國產業結構調整,限制工廠運營的環境法越來越嚴,製造業開始走下坡路。特別是到了1990年代,企業紛紛在全球化的大潮中遷出美國,結果,製造業的工作越來越少。那些高中畢業生能幹的,大多是服務業中的低端工作,如麥當勞、沃爾瑪中的售貨員、清潔工、餐館的跑堂,等等。而這些工作不用說養家,就是養活自己也很難。而且說沒有就沒有,像臨時工一樣朝不保夕。同時,如今男女平等,婚齡推遲。女孩子長大後要和男生一樣在市場上競爭,高中不能忙著談戀愛,而是要長本事。�現實已經給這些還在上高中的孩子們上了一課。他們沒有退路,如果不想永遠當下層社會的打工仔,就一定要出人頭地,所以一個個都野心勃勃。這就造成了1990年代以來的高中生的獨特生存狀態。首先,他們把學業擺在第一位,為了功課拼命競爭,即使參加社會活動,也是為了申請大學積累資本。同時,他們在青春期幾乎沒有什麼真正的朋友,高中情侶結婚的也越來越罕見。這一來是彼此競爭激烈,二來是功課太緊張、無暇顧及社交,但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像1950年代那樣,一畢業就在本地工作、成家,一輩子不離開自己的家鄉。現在的高中生,畢業後就出去讀大學,和高中的同班斷了來往,利用高中的時間交朋友、建立自己的本社群的人脈,已經沒有什麼意義。而且,越是有能力、野心大的學生,越要遠走高飛,回來的機會就越少。青春期的野心,已經使優秀學生越來越集中在幾所超一流大學,各州的頂尖高中畢業生,全向“常青藤”流動,因此這些人大學畢業後很少回來,造成各州的“腦力外流”。�這一點,看看美國最精英的高中生畢業後的走向就能明白。1942年設立的“西屋獎學金”(WestinghouseScienceTalentSearch),旨在發現高中生中的科技人才,全國每年只有40人入選最後一輪。從1960年到1989年,一半進入最後一輪的學生集中到7所精英大學讀書。其中1/5到了哈佛,其次是MIT、普林斯頓、斯坦福、耶魯、加州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