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面站住,丹尼士的高度只到周克的胸膛。

日本兵命他們互打耳光。這是日本兵最常做的消遣。周克就輕輕打

了丹尼士一耳光,丹尼士也回打一個。

日本兵大聲喝他們用力??丹尼士知道,如果周克真使力的話,他

絕對撐不住。他們互打了幾下,這時日本兵吼著說,﹁要這樣。﹂他

對準丹尼士的臉就是一記,打得丹尼士連倒退幾步,但是他勉強撐住

不倒下,因為他知道,一倒下,日本兵就會過來踹他,踹到他再站起

來或者倒地死亡。

可是他的眼鏡被打掉在地上,彎身去撿的時候,日本兵用槍托猛擊

他的手,把眼鏡和手指都打碎了。緊接著日本兵就用槍托打他因飢餓

而突出的肋骨??

凌虐,也很常見:

有時候,俘虜在烈日曝曬下立正。有時候,被命令雙手高舉一塊重

石,日本兵把上了刺刀的槍頂在他雙腋下。丹尼士看過一個少年俘虜

被吊在一棵樹上,離地幾呎,日本兵把上了刺刀的槍架在少年人的雙腿之間??

還有一次,有一個蘇格蘭俘虜拒絕籤﹁絕不

逃亡﹂的切結書,他被雙手反綁,捆在一棵樹

幹上,日本兵繞到那樹後面用槍托猛敲樹幹然

後就快速讓開,一瞬之間,一陣密密麻麻的紅

蟻從樹洞傾巢而出,撲向那綁在樹上的俘虜。

他以同一個姿勢被綁在那兒三、四天之久,大

便都流在自己身上。丹尼士不知道他是否倖存

??

每天早上都有屍體被拖出去,送到周圍的墓

地去葬。113

在戰俘口中的﹁日本兵﹂,其實不少就是來自

福爾摩沙的監視員,他們是站在第一線管理戰俘的

人。偷了筆的比爾,像一個不動聲色的攝影師,把

俘虜營裡的經歷一幕一幕錄了下來。在他的寫真

裡,監視員無時無刻不在:他是資源的配給者,是奴工的監控者,是給牢門上鎖的獄卒,是施暴的權力象徵。比爾甚至目睹一個

澳洲飛行員的遭遇:他在監視員的刺刀威脅下,先挖一個坑,然後跪在那坑

前,讓﹁日本兵﹂用軍刀砍頭。頭和身體,砍了以後,很方便地可以直接滾進

坑裡。

同一個時候,在同一個地方,彰化來的年輕的柯景星配著槍枝及五十顆子

彈、刺刀、綁腿、防毒面具裝備,接受刺刀、劍術、射擊的訓練。他雖是監視

員,但是已獲得命令,準備隨時上戰場,為天皇犧牲。

59

衛兵變俘虜

我找到了比爾。八十多歲了,住在澳洲雪梨。寫了一個電郵給他,一個小

時以後,比爾的回郵就在我的計算機上出現。

他說,並非每一個俘虜營都是地獄,也並非每一個監視員都是魔鬼。被送

到古晉俘虜營時,比爾受傷,還有福爾摩沙監視員幫他受傷的手臂細心地做了

一個吊帶,以免他接受審訊時傷勢變得更嚴重。

當俘虜營的每日配給定糧降到零的時候——因為日軍自己都沒得吃了,傳

染病就像風吹一樣,輕輕一掃,就讓一個人倒地死亡。俘虜們每天都在抬戰友

的屍體,挖坑、掩埋,然後用一塊殘破的木板,插進土裡,寫上名字和生死年

月。那是一個巨大的亂葬崗。

比爾在山打根作戰俘時,臺中的周慶豐是山打根的監視員。幾乎和比爾同

年,現在也是八十多歲的周慶豐,住在老家臺中。他記得,﹁阿督︵白種人︶

病亡時,並排躺在地上,以軍用毛毯包裹,夥伴站在身旁,面對面,十分親

近。一陣低頭禱告後,失聲痛哭…… 。﹂114

一九四五年終戰以後,人們才逐

漸、逐漸知道,光是山打根比爾所屬的一千五百名澳洲戰俘,三分之一的人受凌虐而死。

東京戰犯審判結果所透露的是,盟軍在日軍俘虜營中總共有三十五萬人,

每一百個俘虜中有二十七個人死亡,是盟軍在德國和義大利的戰俘營中死亡率

的七倍。高出這麼多,令人驚駭,但是,在日軍戰俘營中的中國人,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