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在三年半的集中營內,卓還來大概每天入睡前都在等候那個時刻;那個時

刻終於在一九四四年七月六日的凌晨三時到來。不管在哪個國家,這種事總是

發生在黑夜中,走進人犯寢室裡的軍靴腳步聲總是颯颯作響,彷佛隔音室裡擴

大了的活人心臟跳動。卓還來和其它四個英美官員被守衛叫起,一聲不響,被

押進叢林隱密處。

一年以後日本投降,俘虜營解放,人們在清查名單時,才發現卓還來失

蹤,開始在叢林裡尋找隆起的黃土丘。兩個月後,果然在靜謐無聲的密林深處

找到五個蟲蟻如麻的荒冢。荒冢中的骸骨,都沒有頭顱。那麼如何辨認卓還

來?

一片還沒腐爛的布塊,是當地僑胞偷偷送給他的衣服,證明了這一堆是卓

還來:幹發一束、門牙三枚、膝蓋骨、指骨、肋骨各一。白骨凌亂,顯然林中

野狗曾經扒食。

柯景星和蔡新宗到今天都不知道,那個因為堅定的政治信念而令俘虜營中

的日本軍人肅然起敬的﹁卓領事﹂,早已被害。也不知道,在戰後的一九四七

年七月七日,他的骸骨被國民政府專機迎回,隆重地葬於南京菊花臺﹁九烈士墓﹂。

當﹁卓領事﹂的骸骨被迎回南京、白幡飄飄一片榮耀悲慼的時候,柯景星

和蔡新宗已經淪為戰犯,監禁在新幾內亞的拉包爾俘虜營裡。柯景星和蔡新宗

也不知道,殺害卓還來的日軍警長阿部木內中佐和芥川光谷中尉,都上了絞

架。

有些人生,像交叉線,在一個點偶然交錯,然後分散沒入渺茫大化。

64

老虎橋

到南京,上一輛計程車,說要去﹁菊花臺九烈士墓﹂,司機多半茫然,有

雨花臺,沒聽過菊花臺。

卓還來安葬之後一年半,南京的總統府大門插上了五星旗。此後,卓還來

從集體的歷史記憶中,被刪除。在隨後幾十年的時光裡,他的子女不敢提及這

個為中華民國犧牲了的父親,他的妻子不敢去上墳。烈士還是叛徒,榮耀還是

恥辱,往往看城裡頭最高的那棟建築頂上插的是什麼旗子。118

或者,人們選擇記得什麼、忘記什麼。

和卓還來同代的﹁八百壯士﹂,人們至今記得那些壯士們是如何地臨危授

命卻又視死如歸,一個一個都是英氣逼人的青年男子。蔣介石為了即將舉行的

九國公約會議,讓國際看見中國抗戰的堅持,決定在大撤軍的同時,在蘇州河

北岸仍舊﹁派留一團死守﹂。這個團,其實就是一個自殺的隊伍。一九三七年

十月二十七日,八十八師第五二四團團副謝晉元奉命留守閘北四行倉庫,孤軍

悲壯抗敵的傳奇,就此開始。

人們記得,四行倉庫樓頂的那面在晨風中微微飄動的國旗,人們也記得,蘇州河對岸的鄉親父老們,發現了那面國旗時熱烈盈眶的激動。中華民國駐南

非大使陸以正,那時是個十三歲的初中生;二○○九年我們坐在臺北一家精緻

的義大利餐館裡,眼看著物換星移,浪淘沙盡,他卻仍然記得四行倉庫的悲壯

在他稚幼的心靈烙下如刀刻般的印記。

到今天,也還有人依稀記得那首歌: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

一九七六年臺灣拍的﹁八百壯士﹂電影,結束的畫面是這些壯士們在天崩

地裂的戰火中英勇撤出了三百五十八人,歌聲雄壯、國旗飄舞,然後國軍壯士

們踩著整齊的步伐,帶著無比堅毅的眼神,往前方踏步而去。劇終。

前方一片模糊——他們無比堅毅地踏步到哪個﹁前方﹂去啊?

被集體記憶刪除了的是,這三百五十八個人,步伐整齊,走進了英租界,

馬上被英軍繳械,關進了收容營,從此失去自由,成為孤軍;仍在中國的土地

上,但是被英軍監禁,被日軍包圍。孤軍想在收容所中升旗,都會引來衛兵的

侮辱和毆打。監禁四年之後,珍珠港被炸,一九四一年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