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岸上敵人拼命阻擊,空中敵機投彈、掃射,傅世俊胸部中彈,還操著舵柄,直到犧牲。
他原是4連副指導員,南下到湖北時用手榴彈在池塘裡炸魚,受處分,降職到我們營3連當副排長。他25歲,高個,挺壯,性子挺倔,平時話語很少,打仗勇敢,關鍵時刻那是真能上得去呀。
四、虎變蛟龍——“東北虎”之二十
第一次見到大海,東北人的粗喉嚨、大嗓子,就吵吵巴火地歡呼著、驚叫著:“這大海怎麼是藍的呀?這海水有幾個人深哪?是天大,還是海大呀?”
有人脫下鞋,捲起褲子就往裡走,一個浪頭打來,璞璞抹若頭臉,喊叫著這海水怎麼這麼鹹呀。
許多人不信,都上前捧起喝。有人喝一口不信,又喝一口,順順嘴,認定沒錯,就說有沒有甜的呀?也就愈發驚異而迷惑地澄大了眼睛。
從冰天雪地的東北,打到青山綠水的江南,不服水土的“東北虎”,成了病虎、餓虎。
而今,面對茫茫大海,從士兵到林彪、毛澤東,都成了新兵蛋子。
翟文清老人說:
80%以上的官兵,是第一次見到大海,那不到20%中,比較多的是像我這種的,“八一五”後坐船闖關東,算是見過大海。再一種是解放戰士,有些也是從海上闖關東的,他們乘軍艦,我們坐帆船。還有就是在海邊長大的,極少,哪個連有一個,那就成寶貝了。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游泳中學習游泳,中國革命戰爭就是這麼“遊”過來的。勇敢、不怕死,槍林彈雨中又是倖存者,就能 “遊”成個好軍人。可是這下子真的面對上滔滔大海了,這“泳”誰“遊”過呀?都是“秤陀”、“旱鴨子”,過海闖關東把黃膽都吐出來了,那也就是個暈船、坐船,這回可是渡海作戰呀!咱們是木船,敵人是軍艦,空中還有飛機,登陸前更是一場惡戰。
南下後,叫得最響的口號,就是“將革命進行到底”。無論個人是否“革命成功”(即犧牲),這革命肯定會進行到底的,沒疑義了。可一下子面對這無邊無沿的大海,一時間心頭還真覺著有點夠不著底了。
可話又說回來,什麼樣的困難把咱共產黨擋住了?這才是最大的底,真正的底。
張仲先老人說:
那時主要有三怕:一怕暈船,二怕木船鬥不過軍艦,三怕船翻了、沉了,“旱鴨子”就完蛋了。
坐船闖關東的,後來一聽說“大海”、“坐船”,就頭疼。暈船那滋味兒也真夠人受的。有人說,寧可和小鬼子拼3天刺刀,也不坐這破玩意兒了。靠岸後,許多人是從船裡拖上岸的。暈得半死不活的,倒不遭罪了,可那還怎麼打仗呀?那不是給敵人白送去了嗎?別說那軍艦火力猛,就憑那鐵傢伙那塊頭、那分量、那速度,橫衝直撞,不就把木船撞碎了嗎?別說“旱鴨子”,就是“水鴨子”,也是雞蛋碰石頭。
防止暈船的辦法挺多。像鎮靜,別慌,少活動,別亂跑,不能總想著“我要暈船”、“我要暈船”,那十有八九就要暈了。這是心理作用。吃飯不能太飽,也不能太少,要適度,菜要清淡些,也能防止或減輕暈船。不看近處,不看船頭,儘量遠望,有個固定目標最好,也會起到同樣效果。最重要的一條,還得到海上去練。漁民為什麼不暈船?那是練出來的,什麼都不是天生的。開頭船少,就在岸上打鞦韆、走浪橋。初次上船出海,我們營暈船的將近80%,逐漸就少了,暈得也輕了。可打完海南島再回來,幾乎又都暈上了。有人說,若有戰鬥任務又夠嗆了,其實正相反。去時隨時準備戰鬥,思想高度集中,把暈船這碼事都忘了。回來沒敵情了,和平渡海,放鬆了,就又不行了。還是個心理作用問題,還是缺乏訓練。
船翻了、沉了,“秤舵”就得沉底嗎?我找桿秤,讓通訊員抓著秤鉤一稱,是137斤。再到海里一稱,就剩11斤了,海水有浮力。抓住船幫,或木板塊,人就不會沉下去。一根桅杆可漂浮起12個人,再學會游泳,主動權就多了。那時每人都做了救生圈,用杯口粗的竹子,綁個“井”字形,套在腋下。當然了,上策還是不使船翻沉。船打壞了,用木禪子打進去堵漏,洞大先用棉被捂上,再用面袋子壓住。這麼一練一試驗,大家就覺得摸到點大海的脾氣了,不像原來那樣可怕了。
徐芳春老人說:
我們團在湛江的東山島海練。
上島第二天是元旦,當時只有一隻單桅船,有船就到海上練。白天練,晚上練,輪流練,練“四組一船”。四組是船工組、火力組、突擊組、支援組。船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