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來到紅土地,來會“小諸葛”、“白狐狸”。
國共兩黨兩軍頗具謀略、智慧的兩員戰將,終於要掰掰腕子了。
而“白匪本錢小,極機靈”,毛澤東在說了這句話後,就把大網遠遠地撤向白崇禧身後的老家了。
一、白崇禧像條泥鰍——續“戰犯錄”之五
從武漢退至長沙,又退至衡陽,白崇禧退得從容不迫,透著殺機。
先是張軫投共,接著就是程潛和陳明仁。特別是陳明仁那一悶棍,實在是悶得他眼冒金花,又恨恨不已。這個湖南佬,既能叫老蔣“校長”,又跟共產黨殺出血仇,那是比他白崇禧更應對黨國忠貞不貳的呀?連這等人都反了!
不過,他很快就穩住陣腳,而且一個回馬槍,在青樹坪咬了林彪一口。
林彪、四野也不過如此。白崇禧頗有幾分得意。
“為將之道,要能帶兵,要能練兵,要能用兵。開誠佈公,信賞懲罰,此帶兵之道;技藝純熟,指臂相使,此練兵之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此為用兵之道。”
這是八年抗戰結束時,當了8年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的白崇禧,在其所著的《現代陸軍軍事教育之趨勢》一書中的一段話。
抗戰初期,他的《游擊戰綱要》一書,曾作為國軍軍校研討游擊戰的教材與實施游擊戰的依據。
自黃埔建校、北伐戰爭後,多少名將已經默默無聞,那並非僅僅被自然法則的風吹雨打去。而“小諸葛”無論著書立說,還是統兵打仗,始終威名不減。
喜歡帶兵打仗,坐在馬桶上也常捧本兵書的“小諸葛”,知道眼下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一招不慎,就可能全盤皆輸。
二野、三野渡江作戰勝利後,矛頭直指杭州、上海和浙贛鐵路。四野先遣兵團已進至鄂北,主力亦由華北南下,直逼華中。白崇禧即令武漢地區的部隊收縮防線,收拾行囊。首先將桂系主力7軍、46軍、48軍,逐次向湘贛邊境及南潯線撤退,華中軍政長官公署撤駐衡陽,同時一路炸橋毀路,搶掠糧食。
他知道自己本錢小,不能硬碰,到處設防,必須集中使用兵力,還要把老天爺和土地爺都調動起來,以智取勝。
特別是在湯恩伯上海失敗後,他已經成了共軍主要追逐的目標,就更要兵力不足智力補了。而在這方面,他自信自己不在任何人之下。曾在大別山把二野主力整得挺苦的“小諸葛”,看中了五嶺以北的險要地勢,希圖在那裡揚長避短,利用桂系善打山地戰的特點,取得若干戰術上的勝利,控制湘南,確保兩廣。
8月初,正值四野主力進入休整時,白崇禧按照國民黨統帥部指令,制定了“以維護粵、桂、川、黔之安全,並相機打擊匪軍之目的,即以主力於湘江兩岸地區,採取持久,力求創機殲敵,各以一部在湘西及鄂西方面,利用山嶽地障,拒匪進犯,並相機策應湘江方面之作戰方針”。
白崇禧將桂系5個兵團12個軍約20萬人,在湘南的衡(陽)寶(慶)公路兩側,和粵漢鐵路(今京廣鐵路南段)的衡山至樂昌一線展開,企圖依託湘江、資水、永樂江,背靠滇、桂、黔,構成一條以衡寶地區為中心,東起粵北樂昌與餘漢謀集團銜接,西到湘西芷江與宋希濂集團呼應的半弧形“湘粵聯合防線”,阻止共軍南下兩廣。
白崇禧的“眼力”沒錯,林彪正是在衡寶地區胖揍了他一頓。
素有“湖南門戶”之稱的湘南重地衡陽,是座美麗的小城。雁峰、回雁峰、來雁塔、花葯寺、石鼓山、船山書院,一處處名勝,一個個傳說,訴說著小城悠久的歷史和文明。
一個多月前,從長沙搬來衡陽的華中軍政長官公署,電話鈴聲不斷。
白崇禧在作戰室看地圖。
盛夏酷熱,室內悶熱異常,白崇禧戎裝嚴整,部下絲毫不敢懈怠,“個個汗流滿面,胸前背後透著汗漬。白崇禧素重軍人儀表,北伐時患病,頭髮脫光,更是輕易不摘軍帽。
“衡陽雁去無留意”,說的是南來過冬的大雁,到了衡陽就要掉頭北返了。遠道而來的四野大軍,卻是虎狼般步步緊逼,恨不能一口就將它吞掉。
餘漢謀有6個軍,加上從江西、福建逃去的方天、胡璉殘部,只有12萬人。湘西宋希濂還不到10萬人,那簡直就是烏合之眾了。東西兩端一旦突破,桂系就將首尾難顧,更不用說世上原本就沒有突不破的防線了。
白崇禧深知眼下的兇險。不過,看著林彪的幾十萬大軍一次次撲空,那嘴角仍不免要撇出一絲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