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給我們當然最放心了。
5師以15團、14團、13團的順序,向金湯橋攻擊前進。
離休前為新疆軍區參謀長的王林,當時是5師15團1營副教導員。老人高個子,濃眉毛,面色紅潤,聲音洪亮。在東北戰鬥、工作近40年,一口濃重的江蘇口音未改。
老人說:
15團在前邊擺開兩個營,左邊2營沿街道往前打,我們1營貼著運河南岸往裡攻。副營長帶1連在最前面,營長和教導員帶2連隨後跟進,我和3連在最後邊,都往金湯橋奔,沒想到卻讓我們搶了先。
打下金鋼橋是半夜時分,俘虜已經抓了400多。1排、2排在前邊打,我帶著3排在後邊處理傷員、俘虜。傷員趕緊往後送,俘虜來不及後送,先找個院子關起來,派幾個人看著就行了。
被炮彈打著的工事在夜空中燃燒,槍炮聲震撼天津城,周圍各種喊叫聲不絕於耳。這其中最刺耳,也最悅耳的,莫過於此起彼伏的小喇叭的嘟嘟聲了。這是咱們東北野戰軍獨具的一種裝備,從連長以下,排長、班長、戰鬥小組長人手一個。不知道是誰發明的,我記得好像三下江南後就有了。鐵皮或銅片做的,自己就能做,一尺來長,喇叭口牛眼睛大小。吹起來說是“嘟嘟”聲,其實是不夠準確的,可你又找不出比它更接近的象聲詞,特別獨特,與眾不同,因而也就特別有穿透力,震耳欲聾的炮聲也很難掩蓋它。“衝鋒”、“撤退”、“穿插”、“迂迴”、“1排上,2排掩護”、“3班在那兒”、“4班到達位置”、“5班請求火力支援”、“第2戰鬥小組有人負傷”等,一個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