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光教育、批評、商量也不行,還得有措施,戰鬥小組就是很好的現成的組織措施。每個班都分成幾個戰鬥小組,新兵和老兵,黨員和群眾,翻身農民和解放戰士,體力好的和體力差的,關裡兵和關外兵,北方兵和南方兵,平時就搭配好了。訓練、打仗老兵帶新兵,進關時關裡的鞏固關外的,南下時南方兵鞏固北方兵,解放戰士幾乎都成了骨幹。

那時不知道中國有多大,也不知道祖國各地都什麼樣。闖關東時,南方人說東北那地方冷啊,撒尿得拿根棍子敲。南下了,一些人就傳說南方那馬路上能烙餅,胳膊腿碰牆上,哧啦一聲就燙熟了。那時傳言也多,就讓南方兵現身說法,講南方到底是什麼樣子。

離休前為大連水產公司工會副主席的鞠海清,當時是2縱4師12團2營4連9班士兵。他和8班班長姜喜財,都是黑龍江省龍江縣人,他入伍時,姜喜財就當班長了。遼瀋戰役前,姜喜財告訴他打下長春、瀋陽,咱們如果還能活著,就能回家了。鞠海清老人說,遼瀋戰役後,我們團在瀋陽附近的馬三家子休整,突然動員進關。我和姜喜財都說,咱是翻身農民,咱得聽黨的話,黨指向哪裡,咱就打到哪裡。

南方解放不久,就調到總政工作直到離休的周之同,入關時是4縱10師30團政委。

打完塔山阻擊戰,30團撤到塔山後的上坎子,休整兼搞戰評。10月28日剛動員完,上級命令轉移。當晚22時出發,給部隊動員,說是引敵上鉤,放長線釣大魚。頭一天沒事,第二天也行,第三天進關了,一些人就說怎麼還走呀,這長線要放多長呀,就有逃亡的了。縱隊副政委歐陽文在30團蹲點,與周之同研究,如何宣佈、動員入關。一是先黨內,後黨外,自上而下,再就是直接與群眾見面。到了宿營地,以營為單位進行,說明只有打到關裡去,才能鞏固東北解放區,解放全中國。講明道理,一些想跑的人就不跑了,跑得就少了。

周之同老人說,一是勝利之師,思想工作順風順水,好做。二是黨的威信高,說什麼大家都信。像動員時講“打到北平去過年”,那就在北平城裡過了年。說得到,做得到,政治思想工作特別有威力。

第二章 (二)四野夠榮耀的

林彪是1948年11月30日離開瀋陽的。

車輪滾滾,載著“黑土地之狐”馳奔華北的黃土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24日林彪從延安啟程,目的地是山東,去接替他的老搭檔羅榮桓。羅榮桓身體一直不好,中央決定讓他回延安治病。結果,羅榮桓也去東北了,接替他的是陳毅。

林彪、肖勁光、江華、鄧華、李天佑、聶鶴亭等人,乘坐一架美國運輸機到太行山,然後騎馬、步行,主要是步行。到達河南濮陽,接到中央“萬萬火急”電報,讓林彪一行原定去山東的人,立即轉道趕轉赴東北。順便說一句,一行人中的江華,就是35年後主持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主犯進行審判的最高人民法院特別審判庭庭長。

風雨兼程,到達瀋陽,11月中旬,林彪奉命到錦州西部打大仗。山海關保衛戰正激烈進行,呂正操、李天佑帶個指揮班子趕赴營口,準備堵截從海上登陸之敵。這時中央的方針,是集中兵力作戰,堅決拒止國民黨軍隊進入東北。用高崗的話講,背靠蘇聯,“勾子”(屁股)坐在瀋陽,把眼面前幾個口子堵住了,東北就是我們的了。

在中央“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指導下,從關內各地先後進入東北的八路軍和新四軍達10多萬人,年底發展到27萬多。而這一刻,有的還在路上,已經闖進關東的散在各地,疲憊不堪,一些部隊還沒帶武器。就是這些有武器、沒武器的部隊,許多還聯絡不上,有電臺,無密本,彼此收到的電報成了“天書”,乾著急上火。

11月21日8時,林彪致電軍委、彭真、羅榮桓,說明目前我軍應避免倉促作戰,放棄錦州以及以北百餘公里,使敵人戰線拉長後,再選擇弱點進行突擊——這是林彪到東北後的第一個比較重要的電報,中央同意了林彪的意見,並進一步作了指示。

接下來就是被毛澤東稱之為“中外矚目”的四平保衛戰。這是在共產黨的武裝力量史上不多見的城市保衛戰,是和戰前景不明朗的特殊背景下的陣地防禦戰,是國共兩黨進入東北後拉開架式的第一次大打出手。林彪調集主力頑強抗擊一個月,給國民黨軍隊以重大殺傷,民主聯軍也付出很大代價後,主動撤離四平。

一年後的1947年5月,陳雲在寫給高崗的一封信中,曾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