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部分

的,死後沒有遺體,都歸於頭頂的光中。但從第八代藏王止貢贊普開始,他們就不能再回天上了,因為止貢贊普是被他手下的一個大臣羅昂用箭射死的,止貢贊普的意思就是‘被殺死的贊普’。據《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記載:‘此王(指止貢贊普)乃天神之子,雖賦具常人體形,但與常人迥乎殊異,具有飛通天界之極大神通。狂躁傲慢,常令屬下與之比武試能。’最後一次他找上了一個叫羅昂達孜的大臣比武,羅昂自稱不是對手,不願與止貢比武,但止貢苦苦相逼,於是羅昂對止貢說:‘我是臣您是君,我和您決戰是大逆,所以希望您決戰時帶個護心鏡,在肩上用死狐狸做裝飾,開始後用刀在頭上揮舞。’其實這是為了給止貢設個圈套,因為止貢有祖先留下的福報和保護神,羅昂殺不了他,止貢上當了。羅昂又說:‘開戰前我將供養您音樂,而且請允許我帶200頭牛。’止貢不把這些看在眼裡,只想著決鬥。羅昂在100頭牛身上馱著灰,另100頭牛身上綁著毛。開戰時羅昂用供養音樂的名義敲鑼打鼓,牛群被驚得橫衝直撞,毛和灰互相擦,灰塵矇住了天空,所有計程車兵都看不到,只看到止貢胸前的鏡子在發光,羅昂射箭把止貢殺了,千軍萬馬沒有用上。止貢也沒能像祖先一樣在光中化去。”

聽完這個故事,張立大失所望,輕輕道:“這就是獸戰?”僅有卓木強巴和方新教授,聽出一些獸戰雛形的味道。

方新教授道:“這個故事我也知道,但它還沒有完,還有後面半截呢。”

亞拉法師道:“根據我們的考證,後半截故事有從外借鑑之嫌,因為當時獒這個物種,尚未出現在歷史舞臺。”

“哦。”方新教授有些失望,因為這是他們知道的,西藏有關獒的歷史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

亞拉法師道:“這個,就是最早有記載的獸戰故事,也是較有名的一個。其他較有名的還有鼠王和國王的故事、白犛牛、卵生英雄等等,在後來的史詩《班馬瓜唐》、《格薩爾王》等裡面,更是蘊藏了大量的獸戰資訊,我就不一一例舉了。那麼到了藏王松贊干布時期,獸戰已經發展成熟,而且高原上的各部族都發現,在戰鬥獸的面前,人的軍事力量反而顯得微不足道,於是大多努力發展自己國家的獸戰規模,每個國家都有一兩種屬於自己的守護靈。而高原上最常見的守護靈當數犛牛,這種體型巨大,衝撞力強而又易於馴養的戰鬥獸是當時獸戰的主力部隊。如你們剛才聽到的那個故事,吐蕃的守護靈原本也是犛牛。而當時的吐蕃所處的青藏高原,就好比中原的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在吐蕃的東面有多彌、党項、白蘭,北有蘇毗、吐谷渾、霍爾,西有象雄,小邦更是不計其數。吐蕃居中,群雄環嗣,當時吐蕃也不是最強大的,其國力僅勝於蘇毗、白蘭等邦,與黨項、吐谷渾可謂不相上下。而最強的,當數西方的象雄,象雄地廣人眾,兵力雄厚,守護靈更是強中最強。我們在倒懸空寺裡所見的壁畫足以充分說明這一點,他們的守護靈是狼與金鵬,用狼陣對戰犛牛陣,佔據了先天優勢,足以威懾高原的其餘小邦。只不過到了藏王松贊干布時期,象雄王不思進取,其國力日漸衰退,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吐蕃其實啃不下象雄這塊硬骨頭的。”

亞拉法師頓了頓又道,“藏王松贊干布,傳說自幼便有雄才大略,是個千年罕見的軍事奇才。他的父親是被奸臣所殺,據說他年僅十三歲就憑藉過人的聰慧,抓住了殺害父親的兇手,為父親報仇;十五歲已能力拔山兮氣蓋世,並且雄心不已,要一統高原。同時,年幼的藏王知道,西方的象雄是高原第一強國,而且就在自己後方,自己要打象雄那是打不過的,如果出兵攻打其餘諸國,則有可能被象雄乘虛而入,因此,吐蕃要想發展壯大,必須征服象雄。就在這位年幼的君主一籌莫展之際,可以說是天作之和,象雄王親手將兩名人才送到了松贊干布手中,那便是光軍的創始人,後來成為吐蕃國君的左右臂,並一直得寵到吐蕃滅亡的兩大家族,韋氏和娘氏家族。娘氏和韋氏原是象雄貴族,他們在象雄的遭遇,那是另一部史書,總之,他們不再滿意於象雄王的統治,投奔到了吐蕃旗下,而見藏王松贊干布時進言的第一件事,便是願意為藏王打造一支無敵的光軍。這個建議與年輕藏王的想法不謀而合,便將這頭等大事完全交由二人完成,所謂知人善任,莫過於此。此後,這位吐蕃雄主一改雄睨天下的氣概,開始韜光養晦,內富國民,改法規,促生產,抓經濟;外御強敵,通婚姻,連同宗。遠交近攻,他在隱忍,在等待,等待他那支無敵的大軍能夠征戰的那一天!如果說秦之強大,在於商鞅變法,那麼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