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向上反映,促成了文字獄的恐怖繼續向江南蔓延。

“志士刨棺官榮光”一句,指的是:大清綿延數百年的文禍,摧殘自由和民氣的手段以刨開仁人志士的棺木戮屍為家常便飯,那些落實執行大清臘肉刨棺戮屍令的幫兇官員,肯定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在雍正臘肉落成賢良祠的60年後,位於歐亞大陸西側的法國,人們也在為紀念死去的人而大興土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法國的先賢祠(lePantheon)於1791年建成,是紀念法國曆史名人的聖殿。看看法國人紀念了哪些先賢,他們的先賢與清朝的“賢良”有什麼質的區別?

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託洛、讓·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和大仲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

據說,路易十六在沒上斷頭臺前,讀到了伏爾泰與盧梭的著作,他說:這兩個人摧毀了法國。

伏爾泰一生致力於探索自由、反對專制。1778年,84歲的伏爾泰去世,教會拒絕把他葬在巴黎,1791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他的遺體被遷葬在巴黎先賢祠,並補行國葬,他的心臟,被裝進一隻盒子,存放在巴黎國家圖書館。

聖朝特旨辦喪葬,一隊“殺手”下“賢良”(3)

伏爾泰、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等人都經歷過流亡的顛簸,不能像大清國的“賢良”們居廟堂之高、享富貴之尊。像雨果,不僅寫出了《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世界文學名著,更致力於反對暴政;左拉,在他老來已經進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