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遂收起了輕視之心,在和田縣等梁山軍來。
天山勇進言道:“探子說賊軍有兩千餘人往薊州去了,是否要派兵追趕?”
耶律得重搖頭說道:“此必是盧俊義調虎離山之計,區區小計我能上當?兩千餘人算什麼?薊州城堅,就是萬人去攻,急切之間也拿不下,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話說時遷等人繞路南行,路過昨夜混戰場地,時遷叫人收撿了些遼兵衣甲、戰旗。
進軍途中,這廝坐一個板車上縫縫補補。
陳麗卿與劉慧娘竊竊私語道:“你說師兄這是在幹嘛?怎麼做起女人的活兒來了?”
劉慧娘道:“我雖有一雙慧眼能識人,但你這位時遷,我真的看不透。”
陳麗卿瞪了她一眼,“什麼我的時遷?他是我掌門師兄。”
“這段日子我看你在他面前脾氣收斂了很多呢,這麼急想給人家做小了?”劉慧娘笑道。
“呸,什麼做小,不是史文恭那廝說好好表現,師兄才給傳授門派武藝嗎?我這是臥薪嚐膽。”
劉慧娘笑笑沒說話,心道這時遷說有辦法能夠賺開城門,也不知這廝用什麼計謀,難道能比我劉慧娘還聰明?
當然,咱們時遷不但聰明,還會易容術,還會仿造術,這廝一路上都在搞這兩樣東西。
昨日陣前,時遷遠遠看見耶律四兄弟的外貌和裝扮,這廝用沿路收集的遼人衣甲,趕製了一套耶律宗霖的衣甲,又在軍中找了個與耶律宗霖年紀相仿的少年。
那少年還是個老熟人,陳橋驛被時遷救下的燕玄,經過時遷的易容,這廝幾可亂真。
劉慧娘在旁看得神乎其技,心中已經明白時遷要怎麼做了,心道你當這個盜聖,絕了。
快到薊州時,時遷叫人換上遼兵的衣甲走在隊伍前方,隊伍後方打著幾面破破爛爛的旗幟,上面隱約可見耶律二字。
來到城下,楊雄、石秀、時遷都有些感慨。
出門幾年後,終於又回到大家夢開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