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斤雪白的大米一塊錢,價剛好是一枚黃色小錢幣,加水放進鋁鍋裡頭煮,很快讓人魂牽夢繞的撲鼻香氣就散發出來,切上些碎肉丁再揉點野菜乾進去,撒上一點點鹽,簡直好吃得讓人舔碗底。
凱因老爺還教大家用大米蒸米飯。
將大米加水煮成稀飯以後濾掉米湯留下米粒,在鋪著襯布的蒸籠裡再蒸上一會兒,雪白的米飯加上菜湯或者烤肉無比美味,米湯裡稍微加點野菜也非常爽口,滋味簡直讓人靈魂出竅。
襯布和蒸籠在供銷社裡都有出售,一塊錢兩張麻布質地的薄紗網襯布,每次蒸完米飯只要在清水裡搓洗然後晾乾就能再次使用。金屬蒸籠稍微貴一些,但也才十來塊錢,普通家庭三四個勞動力工作一段時間就能買回家,有黃錢幣換硬幣的家庭更是能直接購買。
白花花的大米讓人流口水,雪白的麵粉更是充滿誘惑,蘆河村本地也產類似麥子的植物,顆粒並不飽滿,種皮還非常難以脫落,平日裡都是用石臼搗碎以後直接煮成糊糊吃的,硬殼碎片扎嘴硌牙,味道實在說不上有多好。
雪白的麵粉呢?加點水揉成麵糰,用石質擀麵杖擀成麵條,下到鍋裡煮上一煮,有誰吃過這種美食?
更別說凱因老爺還教了大家用面片包餃子,只要嘗過一會凱因老爺包出來的餃子,那味道絕對是到死都忘不了。
薄皮大餡的餃子咬一口湯汁就流到嘴裡,實在是太好吃了!
供銷社裡的寶貝可不止大米白麵,還有鹽和糖。
要知道,蘆河村周邊山區有好幾處都產鹽巖,本地人吃鹽並不困難,從行腳商人那裡用很少的東西就能換到許多拳頭大小的鹽巖塊,做飯煮湯的時候砸下來點碎屑就能調味。
但是鹽巖有苦味,還摻著硌牙的沙子,哪有供銷社裡白得跟雪一樣的細鹽好?
蘆河村的村民們這輩子都沒見過原來紅褐色的鹽竟然也可以是白花花的顏色,它們被包裝在不透氣的透明袋子裡,沉甸甸一包500克雪花鹽只賣兩塊錢,這種袋子薄得像蝶蜥翅膀,卻結實又防水,小心撕開一個小口,雪粒般晶瑩的鹽粒就能被倒出來。
用手指捏兩粒放進嘴裡,沒有絲毫苦味,有的只是純粹的鹹鮮。
毫無疑問,只要把這包鹽拿去鎮裡,幾倍幾十倍的價格也會有老爺們爭搶著買。
更別說同樣潔白的砂糖,一包200克的砂糖要三塊錢,它純粹的甜味足以讓人嗔目結舌。
蒸好的白米飯撒上點砂糖,滋味就會變得更加香甜,煮好麵條撒一勺進去也讓人忍不住狼吞虎嚥。
糖很珍貴,本地人能吃到的糖大都是從行腳商人那買來的蝶蜥蜜糖,那種金黃色綠豆大小的糖塊是蝶蜥在春夏季節採集花蜜晾曬在石板上的珍饈,高階的會帶著濃郁的花香,滋味不比砂糖差,不過價格高昂,普通人家享受不起。
蘆河村周邊也有人自己養育蝶蜥收集蜜糖,來自荒原的野生品種蝶蜥釀造的蜜糖塊質量比商人們賣的差很多,甜味淡、糖塊渾濁不說還時常夾雜著苦澀,就這,也是本地孩子們夢寐以求的好零食。
供銷社裡除了砂糖之外也有水果糖,很普通的水果糖,被堪稱劣質的塑膠糖紙包裹著,一毛錢五顆。
平心而論,這些水果糖滋味本來也不差,王凱小時候看別人吃這種水果糖都會羨慕得流口水,那些年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