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輪美奐”(1)
有報紙發這樣的訊息:于丹講課用錯成語,用“美輪美奐”形容舞蹈場面,而“美輪美奐”只能形容建築。我邊看邊想:是這樣嗎?難道我也錯了?我也曾類似使用啊。
我摸起電話,打給葛本儀老師。四十七年前我上大學一年級時,葛老師教我“語言學概論”,她是國務院批准的博導,研究方向是詞彙學,她對詞彙問題的判斷,在國內舉足輕重。
我剛問了句“葛老師,‘美輪美奐’能不能形容舞蹈場面?”葛老師就笑起來:“你是說于丹的事吧?‘美輪美奐’最早只能形容建築,後來也用來形容舞蹈場面。批評于丹的人不知道詞彙是與時俱進的,比如,‘編輯’本來是動詞,剛開始有人用作名詞時也有人批評。但是現在‘編輯’這個詞既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動詞。……”
我長吁一口氣。借于丹的“美輪美奐”,我大學時的老師,又給我上了堂“詞彙與時俱進”專題課!
喬幼梅教授是中國古代史博導,曾任山東大學文科副校長,她關注百家講壇。我上講壇,哪些地方講得好點兒,哪些地方差點兒,她都具體指點;哪件衣服該穿,哪件衣服不合適,也一一點撥。我打電話問喬校長:看于丹了嗎?喬校長回答:“看了,她講得優美精練,沒有廢話。用古今中外的生動例子講經典,很通俗。”
嫡系師兄曾繁仁是文藝學博導,做過山東大學校長,春節那天師兄妹通電話,師兄突然感慨地說:“小馬呀,像咱們,現在就得按減法活啦!”
“按減法活”?這不是小妮子講《論語》的話嗎?師兄信手拈來呀。
“姐姐你修煉成木雞了嗎?”小妹妹問我。這位因體弱被我稱“睡貓”的主任醫師,春節期間每天犧牲午覺看于丹,這會兒,她拿于丹講《莊子》活學活用啦!
為什麼我周圍這麼多博導都喜歡于丹?難道孔孟之鄉的博導都是些“死羊眼”,都落伍了?我忽然想起,問問韓國博士!
安炳三是我先生的韓國博士生,他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孔子在韓國不死》。春節前他來拜年,按中國古代習俗,跪下,五體投地,給老師和師母叩頭!
“安炳三,你看于丹嗎?”
“看。”
“怎麼樣?”
“很好,她用現代例子講論語,很說明問題,很願意看。”
春節前我參加省人代會,大會代表和工作人員近兩千,每人發一套書,都是百家講壇的講座!我所在的代表團,市長市委書記、縣長縣委書記、工人、農民、教師、企業家,沒一個人說于丹的書不好。我很感慨:在孔子故鄉,《于丹<論語>心得》不脛而走,小妮子真是男女通吃、老幼通吃、博導博士通吃、各行各業通吃、國內國外通吃!于丹在老百姓中真有人氣啊。
難道孔子故鄉這些不同層次的人都成傻冒兒啦?
我跟皇明太陽能老總黃鳴聊起過易中天在網上受非議的現象,他說他跟易中天當面說過,這很好理解:凡是反對的人總想找個地方說說,特別到網上;而喜歡的只是喜歡,十萬分之一到網上說的都沒有。大家都有事,誰有功夫湊這熱鬧?我問:黃鳴你現在幹啥啊?黃鳴說:我把企業的事都交給別人打理,我麼,給員工講《論語》!
禹城市委書記對我說:“過了年,我在電影院組織場講座,馬老師,你來給我們講講《論語》的孝道!講經典有益國民人心!”
我對孔子鄉人的判斷力信心倍增。
前天,女兒說:“胖媽,于丹講莊子真比講孔子還好點兒呢。”
我先一愣,然後說:“你怎麼知道?你不是不看于丹?”
女兒訕訕地說:“我在網上看影片啦,我給你下載吧?”
我剛想調侃她一句,馬上提醒自己:現在不說,忽悠著小易粉下載完再挖苦她!做媽的有時也得跟孩子動心眼啊。
昨天,女兒交給我兩張光碟:“給!你的寶貝小妮子!”哦,于丹講莊子,女兒下載後自己刻的盤,喲嗬,小易粉盜起于丹的版來啦?
。 想看書來
“美輪美奐”(2)
我樂呵呵對女兒說:“你不是說‘于丹幾條簡訊就把胖媽收買了’?請問你是給什麼收買的呀?”
女兒回答:“我就是不當‘易粉’,也不跟你當‘魚丸’!”
我笑道:“真的嗎?看這條簡訊!”
十分鐘前于丹從長春發來的,她在那兒講課,我問她為什麼不到山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