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種部署是頻繁而長期的。據美國國防部統計,在“9·11”事件發生之前,每一天都有超過6萬名美軍人員在約100個國家執行臨時性任務和進行演習。雖然以前在歐洲的大規模軍事義務被削減,美國國防部的檔案依然表明:新模式使更多軍事人員遠離本土,陸軍人員每年有135天赴海外執行任務,海軍人員每年有170天,而空軍人員每年高達176天。僅就陸軍來說,現在每個士兵平均每隔14周就要赴海外執行軍事任務。�
除了如此頻繁的短期部署,美國還利用海外軍事基地提前儲備軍事裝備,以便危機發生時做出快速反應。例如,美國在科威特預先儲備了一個重型旅的裝備,在卡達預先儲備了一個重型旅及一個坦克營的裝備。
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對巴爾幹進行軍事幹預,對南美哥倫比亞的反政府軍事行動提供了大量援助。哥倫比亞還為美國軍隊提供了一個緊靠委內瑞拉的基地,委內瑞拉被美國視為下一個打擊目標。
第五章 基地帝國——帝國的基礎(6)
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遭到恐怖主義攻擊後,反恐戰爭開始,美國軍事基地在數量和地緣分佈的迅速擴張也隨之開始。
根據國防部的軍事基地結構報告,美國在3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軍事設施,加上美國託管的地區,美軍海外軍事基地總數達44個。不過這個數字是非常保守的,因為它沒有將重要的戰略前進基地計算在內,即使美軍在沙特、科索沃和波斯尼亞等國的戰略前進基地部署了大量部隊。這個數字也沒有包括美國最新獲得的一些基地。
透過“哥倫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