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中石油從南部蘇丹到紅海邊的蘇丹港的一個新碼頭建造了輸油管線,石油可以在碼頭裝載上船運回中國。至2007年,中國石油的8%產自蘇丹南方。中國進口了蘇丹每天50萬桶原油的65%~80%。到2006年,蘇丹已經成為中國第四大海外石油來源。

2006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每天進口650萬桶黑色黃金。隨著石油需求每年以30%的速度上升,在今後幾年內中國對進口石油的需求肯定要超過美國。這個事實是驅動中國對非洲外交政策的引擎,這同時也是五角大樓設立非洲司令部的抗衡戰略和美國國務院在達爾富爾製造種族滅絕宣傳攻勢的動機。

中石油擁有第六區的開採權,這個區橫跨達爾富爾,靠近蘇丹與查德和中非共和國的邊境。2005年4月,蘇丹政府宣佈在達爾富爾南部發現石油,據估計開採後每天可產出50萬桶原油。在世界主要媒體上有關達爾富爾衝突的討論中,沒有報道這個關鍵的事實。

採取將蘇丹產油地區軍事化的行動

種族滅絕是美國和西方津津樂道的主題,而華盛頓則是這場鬧劇的導演。奇怪的是,儘管所有中立的觀察者都承認達爾富爾曾發生過大規模人民流離失所和人類災難,在過去幾年裡蘇丹有好幾萬甚至多達30萬人死去,但只有華盛頓及與其有密切關係的非政府組織才使用有道德譴責意味的術語“種族滅絕”來描述達爾富爾事件。

如果他們能夠讓公眾接受種族滅絕的指責,那麼就有可能開啟了北約——實際上是華盛頓——對蘇丹主權事務進行干涉的大門,自然這會涉及蘇丹與中國的石油關係。

2005年,蘇丹資訊部長阿布代爾·薩布達雷特告訴《洛杉磯時報》,美國向喀土穆施加壓力,限制其與中國石油公司的聯絡。“但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