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攔��

歐亞大陸是世界上最有中軸意義的超級大陸。控制歐亞大陸的強權可以對世界上最有經濟活力的三個地區中的兩個——西歐和東亞,施加決定性的影響。看看地圖就會明白,主導了歐亞大陸的國家幾乎可以自動地控制非洲和中東。隨著歐亞大陸已經成為決定性的地緣政治大棋局,為歐洲和亞洲分別制定政策已經不足以滿足華盛頓的政治需求。歐亞大陸權勢分佈情況的變化,將對美國的全球統治地位產生決定性影響……

新冷戰圍繞石油開始

在2003年對伊拉克蹩腳的佔領之後是否對伊朗開戰的問題,喬治亞和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石油管線的問題,中國崛起成為全球經濟超級大國的問題,所有這些都與地緣政治有關。美國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未來直接與它控制全球石油流通這一現代世界經濟的命脈密切相關。這就是美國入侵阿富汗、蹩腳地佔領伊拉克、1999年發動科索沃戰爭、對伊朗耀武揚威,以及華盛頓企圖推翻委內瑞拉總統雨果· 查維斯的真正原因。

在經歷了十餘年經濟惡化和國家債務拖欠之後,俄羅斯在弗拉基米爾·普京總統的領導下從1998年開始恢復經濟。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之後油價暴漲,俄羅斯透過向世界市場輸送石油和天然氣歸還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建立了堅實的外匯儲備,俄羅斯在消沉了十餘年之後經濟開始首次增長。

2000年後的第一個十年,俄羅斯開始贏得影響力,其途徑不是軍火交易,而是運用它的地緣政治資產——石油和天然氣——採取戰略性行動。普京總統周圍的俄羅斯領導人意識到,如果不採取決定性行動,俄羅斯將很快被軍事對手美國包圍並打敗。沒有任何事情比這個戰鬥更重要。以美國為基地的盎格魯撒克遜權力精英下定決心阻止俄羅斯的正常運轉,以免其對美國稱霸世界構成干擾。在華盛頓*看來,控制伊朗和敘利亞不過是走向與俄羅斯的大對決的步驟而已。

在未來數十年裡,除非中國能克服兩大戰略性弱點——不斷增長的經濟對進口能源的依賴以及對美國首次核打擊構成可靠的核威懾,否則中國不可能興起為一個真正的全球強權。

俄羅斯以其戰略核武器庫擁有足夠的軍事威懾力,同時也有豐富的能源,從而擁有對美國的全球軍事和政治統治地位的可信平衡力。俄羅斯、中國以及與其他歐亞大陸國家的聯盟(實際上是上海合作組織的相關國家,在1998年亞洲危機之後中國與俄羅斯建立了該組織),構成了對美國單邊主導地位的平衡力量。

華盛頓的新石油地緣政治

自從2001年1月小布什政府上臺以來,美國未公開表明的對外政策優先重點是控制世界上的主要石油和天然氣田。現在越來越多證據表明,推翻塔利班政權與控制橫跨中亞的能源管道、將中東地區軍事化有重大關聯。

第二章 控制歐亞大陸: 顏色革命和(10)

對伊拉克的入侵與美國將中東軍事化直接相關。1999年之後,美國在從科索沃的柏恩斯提爾基地到西非沿岸的聖多美/普林西比之間的廣大地區建立了軍事基地。美國試圖對委內瑞拉*選舉出來的總統進行“政權更迭”,同時無恥地聲稱自己是“*唯一正當的捍衛者”。美國對神經緊張的德國和法國施加巨大的壓力,要求將幅員雖小但在戰略上卻很重要的喬治亞共和國納入北約,以保護巴庫的石油流向地中海。

中國尋求能源安全

2000年以來,中國佔世界石油消費增長的40%,這個比例還呈進一步擴大之勢。僅僅10年之前,中國才成為石油淨進口國。中國巨大的經濟引擎靠碳氫化合物驅動,能源是中國的致命弱點。2004年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成為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

據中國媒體評論,華盛頓不顧世界反對佔領伊拉克的決定,使北京確信必須儘快獲得未來的能源安全。此後,中國走向全球,到每一個有重要石油儲備的地區提供雙邊貸款,減免債務,提供軟貸款,以獲得能源安全。

2004年年底,中國與德黑蘭簽署了價值700億美元的能源協議,在今後30年購買LNG的天然氣,開採亞達瓦蘭大油田。作為這項交易的一部分,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公司,將擴建德黑蘭市地鐵。德黑蘭對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伊朗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很感興趣。

據估計,伊朗擁有繼俄羅斯之後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儲量。它對中國、日本、俄羅斯、歐盟是具有戰略性的重要經濟區域,對華盛頓同樣如此。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