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時,發現了一個絕好的處所。如果這般定將官兵一網打盡。”
李闖道:“你說說看是個什麼好地方。”
何異兒看了看在坐的人,眾人都用真情的目光望著他。當下清了清嗓子,說道:“這地方不遠有一座七盤山,前通潼關,後通藍關,白茫茫的是汜水,這一邊是陝西,那一邊是河南。山中有一險谷,名叫雙友峽,形狀極似口袋。山上有一股泉水,水流很急。若要消滅官兵,不如引他們入七盤山,再斷其歸路,在隘口埋伏,攔斷官兵泉水,置備滾木檑石,如此這般定叫官兵全軍覆沒。
李闖道:“此計最妙,叫那孫老賊不死也氣吐血!”
李巖反對道:“白凱乃潼關總兵對四周地形瞭如指掌,不可不知七盤山險要,萬一引不入敵兵,反之被對方劫了大營那就慘了。”
宋獻策贊成道:“依貧道看此計可行,自古至今大凡將才哪一位沒有熟讀兵法,為什麼還能攻敗對方呢,原因就是麻痺大意,輕敵所至。孫老賊過於謹慎,不會採納白凱之言,做夢也未想到我們會用,所以貧道主張採納此計,殺他個措手不及。”
李闖贊,成並總結道:“二人之言都有道理,只要大家謹慎從事,周密安排,此計還是可行的,最關鍵的是誘敵深入,誰去引誘為好呢?”
何異兒自告奮勇,請戰道:“末將願往!”話方落聲,李巖已說道:“你去不合適,還是另選他人。”異兒道:“這是為什麼?”李巖道:“孫付廷是你岳丈,到時相見動情,豈不是壞了大事。”何異兒坦然地說道:“自古忠孝難兩全,我既然選擇了義軍就不會再幫官府,孫付廷雖是我岳丈,但在正義面前我是不會選擇親情的,請大家相信我。”
“我相信你!”李闖微笑點首,見大家沒有異議,又說道:“這事就這麼定了。”見諸事已妥,就令大家回營準備。
何異兒回到營帳中,立時寫了招募公告,差紅珠去營中張貼。公告上寫著:奉闖王令,組建一支救護隊,凡營中兄弟姐妹,不論年齡大小,都可前來報名,擇優錄用。
公告一貼出,營中男女紛紛前來,踴躍報名。何異兒在成百人當中精挑細選四十餘人,男女各一半,每人發了一件白色衣服,編成四個小組。紅珠為組長,負責訓練傳授知識。
這事一下來,已近黃昏。何異兒信步出了營帳。一路行來,見明月當頭,涼風拂衣,孑然獨行,不由思維翻滾,嗟然淚流。忽然踞步不前,目凝南方,只聽他低沉而渾厚地唱著:
“憶蘭花,陰陽相隔,茫茫無期永相別。清風帶泣,白雲寄恨,何日能得仙憂草?魂兮復來夢相會!
淚雙流,愁緒永晝,蟾宮無心照身瘦。暗自悲切,哀嘆袂別,滿腹辛酸與誰說?斷腸無語對冷月!
面南眺,水闊路遙,天空暗淡陰霧繞。玉壺金簫,直貫雲霄。撥開烏雲見日出,大地沉睡待破曉!
盼有日,河清海晏,再奠親人於墳前。情若大雁,生死心連。長空一鳴震雲天,魂化比翼在人間!”
長歌當哭,悽婉悲涼,極其地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忽地,他坐於地上,把簫放於唇邊,十指跳動,一曲曲嗚咽有聲的音韻,從手指縫隙中飄溢而出,悠悠揚揚地傳向四方,傳向遙遠。
一曲將闌,驟覺身後有輕微的腳步聲,他警覺地側首一看,見是孫秀英,忙起身迎上,輕言道:“你怎麼也來了。”
孫秀英見他臉上佈滿哀傷,嘆息一聲,說道:“你我夫妻十數年,還不知你的稟性麼。每逢月圓之夜,你都如此傷懷。老是這樣蓮心獨苦,身體也是要緊的。”
異兒在孫秀英溫言柔語勸解下回到營帳中。伊思已經睡熟。那酣睡的樣子令人愛憐不已。紅珠見二人歸來,打了個呵欠,伸了個懶腰,也去睡了。
………【第十七章】………
何異兒走近床前,深情地撫摸伊思的臉蛋,突地想到什麼,把秀英拉到身邊,道:“明日兩軍交戰,勢必十分慘烈,你我無暇顧及孩兒,思來想去,還是先把你母子安頓下來,待天下太平之日我再來接你們。”
孫秀英籤言道:“這樣雖好,但我不忍與君分離,還是先把孩兒寄養村民家裡,待戰事一過,我們就去接他,你看可好?”
何異兒說道:“伊思年幼,從未離開過親孃,離亂年間,你怎忍心拋下孩兒,分別難,日後相逢就更難了,況且你我夫妻情深意重,又豈在朝朝暮暮。不要多說了,一切為了孩兒,算我求你了。”說完,見愛侶咬著嘴唇,伸手把她攬入懷裡,在額頭上親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