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八章 知識之神歐格瑪(萬字大章求訂閱)

答道:“在我看來,站在二元對立的角度去看待善與惡、秩序與混亂原本就是錯誤的。

因為無論是善與惡還是秩序與混亂,本質上都是既對立又統一的整體。

就好像在沒有了邪惡作為參照,善良還有可能獨立存在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最重要的是,由誰來界定善惡的標準?

是神麼?

如果是神,那麼神的依據又是什麼?

我認為善與惡的界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明和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

在遠古時代,創造者種族巫虺認為,向寰宇巨蛇獻祭是神聖的,是正義的。

凡是自願參與獻祭的人,甚至可以在死亡前的一段時間裡,獲得相當於王子或者公主一樣崇高的社會地位跟待遇。

可站在現在的角度,血腥殘忍的活祭無疑被認定是邪惡的。

除此之外,我很好奇為什麼野獸在飢餓的時候吃人就被認定為是中立行為,而奪心魔為了生存吃掉類人生物的腦子就是邪惡的?

難道就因為奪心魔擁有智慧,所以它們能夠產生所謂“邪惡”的念頭,就要剝奪其生存和進食的權利?…

再者使用不死生物來從事農業生產,然後把產出的糧食分發給那些飽受飢餓折磨的窮人,究竟應該算是善舉還是惡行?

假如一名聖武士遭遇匪徒劫持人質,後者要求他殺死另外一個無辜的人,否則就將五個人質全部處決。

試問這個時候聖武士應該如何選擇?

是殺死無辜的人拯救數量更多的人質?

還是拒絕對方的要求眼睜睜看著人質被處決?

要是後者的話,那麼聖武士是否涉嫌見死不救而導致墮落?

如果一個人在推翻暴政建立更美好新秩序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導致了許多平民的死亡,他的行為算是善良還是邪惡?

類似界限模糊且充滿矛盾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善與惡本質上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東西,其標準也不應該是一成不變,而是要根據每個地區人們的公共認知來決定。

同樣的,秩序與混亂也是如此。

絕對的秩序會帶來思想和階級的固化,會讓整個社會變得死氣沉沉,最終不可避免的走向崩潰與毀滅。

而絕對的混亂則根本不可能存在。

因為即便是被稱之為最混亂的獸人、黑暗精靈、惡魔社會,也必須要遵從一定的秩序和規則才能維持下去。

秩序是文明的基石,無論好與壞,沒有它人們就無法大量聚集到一起形成部落、城市、乃至文明。

混亂則代表了一種變化,如果沒有了它就沒有發明創造、沒有了國家和歷史的更替,更不可能推動社會的發展。

所以我的核心觀點是,世界萬事萬物都存在著大大小小不同的矛盾,它們既對立又統一。

作為單獨的個體,無需執著於相信任何一邊是正確或者不正確,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價值觀來做出判斷即可。

有時候基於秩序和善良的行為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混亂與邪惡的行為也不一定總是造成殺戮與破壞。

至於諸神,的確時刻都在影響著這個世界。

但同樣的,他們也會受到凡人信徒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看看昔日巫虺所信仰的寰宇巨蛇,不是就分裂成了好幾個不同的神,以滿足蛇人、蜥蜴人等不同信徒的需求嗎?”

伴隨著這番言論脫口而出,周圍鄰座所有聽到的人都紛紛不約而同的開始鼓掌。

不知名的老人更是毫不吝嗇的稱讚道:“精彩!真是太精彩了!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如此有趣、新穎且不帶任何偏見的觀點。”

“同意!在這片受到神明和信仰影響的土地上,光是能夠拋開這兩點進行思考就難能可貴。”另外一名學者打扮的男人也跟著附和道。

“是啊。神和信仰在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和生活,想要擺脫這些談何容易。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我們的世界才會陷入永恆的鬥爭。但神真的可以被凡人所改變嗎?我對此持懷疑態度。”…

一名看上去有六十歲出頭的老嫗發出了感慨。

面對這些讚譽,左思卻不以為然的搖了搖頭:“沒有任何不帶偏見的知識和觀點,所謂的絕對客觀從來都沒有存在過。因為傲慢與偏見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心底,沒有誰可以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