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六十五章 如果再加上我呢(萬字大章求訂閱)

烏拉斯皮爾,一座位於桑比亞西南方最重要的港口,同時也是緊鄰科米爾王國最大邊境城市——達爾倫最重要的海上運輸樞紐。

正是透過這裡,那些佔據了大片土地的貴族和富商們才能將農場、果園、葡萄園和各類畜牧業產出,源源不斷用最廉價的運輸方式送到北方靠近首都歐杜林周邊人口最密集區域進行銷售。

一方面賺取不菲的利潤,另外一方面維持當地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不至於漲到太離譜。

在返航的時候,船隻會載滿布匹、調味品、地毯、鋼鐵製品等等一系列手工業製品,還有像繪畫、雕塑、銅像之類的美術品和工藝品。

由於整個桑比亞南方地區都是以農業、畜牧業為主,所以這類商品往往可以賣出不錯的價格。

從經濟角度來看,這顯然是典型的互補型經濟結構。

只要能夠維持貿易的穩定,那麼南北雙方的統治階級都能從中獲取足夠的好處,從而維持國家的穩定運轉。

不過現在,隨著大饑荒引發的起義跟暴亂席捲整個桑比亞,以阿肯河為界這個國家被一分為二。

其中人口最密集的北方地區屬於群雄並起,除了幾個大城市還在寡頭集團的手裡,鄉下跟城鎮已經基本淪陷,光是喊出要推翻政府重組國家的勢力就有十幾個之多,人腦子都要打成狗腦子了。

相比之下,南方則因為人口相對稀少、大量種植園都採取了農奴制,就算穀物匱乏也不至於徹底斷糧。

更何況還有足夠的水果、奶製品和肉類可以填飽肚子,所以起義軍的規模相對較小。

正常情況下,以桑比亞貴族和大商人的實力,只要把監工、農奴中的青壯年拉出來組建一支軍隊,應該很容易就能把這些火苗撲滅。

但問題是這些傢伙組建起來的聯軍還沒等開進起義地區進行圍剿和鎮壓,就在半路上遭到了塞露爾·黯冀率領的教會武裝突襲。

後者以不到三百五十人的數量,直接把前者四千多人毫無防備的軍隊給打崩了。

尤其是當監工和貴族一死,那些被強徵來的農奴們根本沒有任何反抗的意思,紛紛放下武器選擇投降。

透過收編和改造俘虜,塞露爾·黯冀一下子就獲得了兩三千的兵力補充。

隨後她率領這支軍隊東征西討,很快便佔領了大片的農場、牧場和種植園,儼然已經成為了桑比亞南方地區最強大的割據勢力。

三天前透過裡應外合攻佔烏拉斯皮爾,更是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桑比亞南方統治集團的心臟上。

因為沒有了這個港口,他們就再也無法獲得來自北方乃至外界的武器和盔甲,同樣也沒有辦法把自己生產的東西賣出去。

至於南方在陸地上相連的科米爾王國,早就在動亂一開始便徹底封閉邊境,現在連商人都禁止透過。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不能快速擊敗塞露爾奪回烏拉斯皮爾,寡頭們就會被活生生困死在自己的產業中,最終只能看著土地、財富和農奴被一點一點的蠶食,然後徹底走向滅亡。

不僅如此!

塞露爾大量把農奴釋放成為自由民並給予其土地的舉動,也讓他們如坐針氈,必須要花費大量錢財僱傭衛兵,防止隨時可能出現的農奴暴動。

畢竟桑比亞的農奴雖然比那些真正的奴隸過得還算比較好,但現在有機會獲得自由跟屬於自己的土地,誰還會願意繼續當農奴呢。

不少反應比較慢的農場主和牧場主,全家老少都被突然暴動的農奴殺死在自己的莊園裡。

後者在得手之後會迅速投靠塞露爾並接受其統治。

在這種人人自危的環境下,大量有錢人只能被迫放棄自己的莊園和城堡紛紛住進達爾倫城。

唯有在這種擁有職業軍隊、法律和秩序的大城市中,他們才能勉強獲得一點安全感。

毫無疑問,奪取烏拉斯皮爾港意味著塞露爾麾下的勢力徹底在戰略上牢牢掌握了主動權。

她現在要的就是把佔領的底盤消化一下,順便把那些士兵訓練成精銳。

如此一來就可以正式進攻達爾倫城,徹底摧毀貴族和富商在桑比亞南方最後一個據點,永久性終結他們的統治。

此刻,這位從聖武士墮落成為黑暗衛士的年輕女人正站在烏拉斯皮爾港市政大樓的上層向遠處的海灣眺望。

足足過了好幾分鐘,她才頭也不回的詢問道:“如何,那些班恩教會的牧師同意與我們合作了嗎?”

一名站在門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