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科米爾王國內部的紛亂與其說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倒不如說是內部的封建制度導致的系統性問題。
畢竟把土地分封給大貴族,再由大貴族一級一級的向下分封,然後以極低的行政維護成本來完成對一個國家的統治,其本身就存在非常大的弊端。
尤其是當王室開始衰落或者表現出無能的時候,掌握著土地、人口、軍隊的貴族們可不會像官僚一樣傻乎乎的繼續選擇聽命於中央。
而是會要麼選擇中立旁觀,要麼選擇透過聯姻來獲取王室血脈,然後找個機會直接篡奪王位。
這是由整個國家客觀的權力構架決定,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要知道在完全實行分封制的國家裡,王室並不像大一統王朝的君主那樣可以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恰好相反!
如果把封建制國家比喻成一個現代化的企業,那麼王室僅僅是董事長兼最大股東,而貴族們則相當於其他大大小小的股東。
要是董事長兼大股東能帶著所有人一起賺錢、維護股東們的利益,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可如果前者出現了問題,那麼其餘的股東們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思,甚至是私下裡串聯把作為董事長和大股東的王室踢出局,換一個新的領頭人。
所以想要長期統治好一個分封制的國家,對於國王的才能往往有著很高的要求。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傑出的國王可以在短短几年乃至十幾年時間讓一個王國快速崛起並變得強大,一個昏庸的國王則能在幾年之內就把一個強盛的王國折騰到日暮西山乃至分崩離析。
從遺傳學和基因機率學的角度來說,讓王室家族確保其每一個繼任者都聰明絕頂、擁有高超的政治和軍事手腕,顯然是不現實的。
再加上為了統治穩定,科米爾王國採取的是典型的嫡長子繼承製。
即第一個出生的兒子擁有最高繼承權,沒有兒子則會選擇最年長的公主。
所以國王出不出色完全就是看運氣。
在長達千年的歷史中,歐拜斯齊爾家族之所以能夠在數次危機中延續下來,主要靠的是兩點。
一個是後天出色的王室教育,基本沒有昏君和暴君出現;
另外一個是諸神教會和各方勢力的干涉。
事實上,科米爾王國的封建制度能維繫這麼長時間,哪怕是在費倫這片充斥著魔法、怪物、神明、惡魔、魔鬼的神奇土地上也是極為罕見的特例。
翻開人類種族崛起的記錄,還有那些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王朝與家族,很容易就能察覺到大部分實行分封制的國家,壽命都不會超過三百年到四百年之間。
短一點的可能一兩百年就消失了。
不過問題是,一種縫縫補補強行延續了長達千年的統治制度,其內部必然存在著巨大的隱患和問題。
別的不說,光是調解內部不斷聯姻形成盤根錯節的複雜貴族派系、化解各種政治勢力之間的矛盾,就已經相當考驗執政者的手腕。
更不用提那些與歐拜斯齊爾家族結下死仇的敵人,以及散塔林會沒完沒了的滲透、顛覆。
如果不是亞桑四世那次力排眾議的成功跨海遠征大幅度提高了王室的威望,現在有多少貴族會願意效忠於王室還很難說。
但雅盧賽爾的戰敗被俘,讓這種好不容易才樹立起來的威望瞬間消失殆盡。
庫爾雷莫斯和席曼蒙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想要從內部分裂科米爾,先拉攏一部分貴族樹立起反對王室的大旗。
這樣一來,不管計劃最終是成功還是失敗,他們都能大幅度消耗、削弱這個國家的力量。
畢竟相比起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金錢發動一場入侵行動,煽動內亂的成本要低得多。
另外,這種內亂分裂的種子一旦種下,可能會對科米爾造成長達幾年乃至幾十年、上百年的負面影響。
當然,對於這兩個老陰比私下裡搞的小動作,左思暫時還不得而知。
不過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太過於在意。
他可不覺得像科米爾這種具有非常高象徵意義的國家,會被一兩次陰謀就輕易搞垮。
否則也不可能延續了上千年的時間。
最重要的是,科米爾王室家族與精靈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據說在精靈們在放棄科曼索離開的時候,曾經施展過一個極為強大的魔法,讓科米爾的國運與最初的紫龍聯絡在了一起。